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養生坊 > 正文

立夏時節暑易傷心 「天人相應」 養心護陽

2020-05-05
■在香港,立夏後,天氣漸漸炎熱。  攝︰雨文■在香港,立夏後,天氣漸漸炎熱。 攝︰雨文

今年5月5日立夏,從這天開始,夏天正式拉開了幃幕,從此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立夏有四大氣候特點:一是氣溫明顯升高,日照增加,日平均氣溫達22℃以上,香港位屬嶺南,平均氣溫約24℃以上。二是雷雨增多,嶺南濕氣加重。三是萬物繁茂,迅速生長。四是開始晝長夜短。從中醫的角度,人體如何去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如何養生呢?根據「順應自然」的中醫養生原則,立夏養生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重點養護陽氣。現在,根據中醫理論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防病保健等方面,談談立夏養生要點。■文︰香港中醫學會副會長 繆江霞 圖︰繆江霞、資料圖片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而中醫把春、夏、長夏、秋、冬分別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相對應,認為自然之氣與臟腑之氣是相通的。夏對應心,所以立夏以後要重點保養心臟。心通於夏氣,意思是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情志調養宜靜心戒怒

夏屬火,與心相應。中醫認為心藏神,有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立夏後天氣漸漸變得炎熱,暑易傷心,使人心火過旺,心浮氣躁,好發脾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和軀體可通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所以,此時不僅僅是情緒波動起伏,肌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健康。特別是老年人,由發脾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較為多見。

所以,在立夏之後尤應重視心神的調養。三國時養生學家嵇康在《養生論》中所說:「(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說明立夏後我們應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歡暢、精神飽滿、心胸豁達,不怒不躁,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切忌大喜大悲,以免傷心、傷身、傷神。縱使疫情對生活和經濟影響深遠,在這初夏時節,我們還是要平心靜氣,積極面對,疫境自強。

起居宜晚睡早起午休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立夏以後人們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應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與盛實。立夏後因晚睡早起,晚間睡眠時間相對不足,加上立夏後日間氣溫較高,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於體表,午飯後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所以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困乏無力。這個時候午睡片刻是最好的休息。

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預防多種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的發生,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半小時到一小時以內為宜。港人工作緊張,午飯時間大多只有一小時,一般中午都沒有時間午睡,建議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睡。另外,夏日炎炎,汗出較多,汗毛孔打開,建議沖涼要用溫水,以免風寒濕邪侵襲肌表。香港的公共交通以及寫字樓等場所冷氣溫度都較低,不利於護陽,所以在空調房內工作應該加多件外套以防寒邪傷陽。

飲食宜增酸辛鹹減苦

立夏時節,自然界的變化是陽長陰消。春夏交替,相對應的人體臟腑會產生變化,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心旺腎衰,外熱內寒。所以,飲食原則要抑強扶弱,增加酸、辛、鹹味之食品,以補腎助肝,減苦味食品以助心陽,要注意清熱不忘護陽,保持體內陰陽平衡,具體飲食可參考以下幾點:

增辛護陽:中醫素有「春夏養陽」的觀點,繼春天之後夏天應該繼續接力養陽。唐代醫聖孫思邈主張:「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所以,立夏以後要常食味辛的食物,有助人體陽氣生發,如薑b。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中醫認為薑性溫,味辛,屬於陽性藥物,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

增酸保津:天氣漸熱後,如果人體出汗多,易損失津液水分,可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草莓、葡萄、檸檬、山楂、菠蘿之類,酸性收斂,既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減苦養心: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芹菜、芥蘭、蒲公英、杏仁、苦丁茶、蓮子心等,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但是,立夏時節畢竟在初夏,炎熱不甚,且心氣旺,所以應該減少苦味食品之攝入量。

添鹽補腎:立夏後心旺腎弱,鹹入腎,所以應該適量添鹽,但要注意也不能過量,避免引起血壓升高。另外,立夏以後出汗相對較多,會有一定的鹽分丟失,如果心肌缺鹽,心率就易失常,故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鹽分,每天可根據出汗的多少飲用適量的鹽水,以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也可多進食一些補腎的食物,如黑豆、銀杏、黑芝麻、花生、核桃肉、南瓜、韭菜等。

戒凍護脾:雖然氣候轉熱,有需要防暑,可以適量服食西瓜、綠豆湯等消暑食品,但是保護身體的陽氣也不能忽視,只宜室溫食用,不宜凍食,以免傷脾胃之陽氣。夏季脾胃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食粥養胃:立夏後人體陽氣漸趨於外,新陳代謝旺盛,汗出較多,氣隨津散,人體陽氣和津液易損。晚飯食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養護脾胃,一舉兩得。

少酒行血:可少量飲酒,如每晚飲少少啤酒、葡萄酒等,可暢通氣血、消暑解渴。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早晨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可預防心病發生。

多元進補: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應適量食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以補充蛋白質。同時,適當搭配粗糧以均衡營養、促進消化,多吃這些食品可增加纖維素及維生素B、C,還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運動養生宜節奏緩慢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養生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由於立夏以後氣溫升高,人體容易出汗,此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否則容易造成機體缺水,身體鍛煉應該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慢節奏的帶氧運動。

經絡宜按摩內關穴

如養護心臟,應經常按摩內關穴,這是心包經的穴位,可保護心臟,緩解心痛、心悸、胸悶等症狀,也可預防心臟疾病。大家可將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見兩條突起的筋,內關穴在兩筋之間,腕橫紋上2寸的地方。按摩時,一隻手的拇指放在對側手臂的內關穴上,稍微向下點壓用力後,保持壓力不變,旋轉揉動,點揉1分鐘以後再換對側。按摩時以產生酸、麻、脹感為最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