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謬論與真相

2020-05-19

謬論一: 考問考生是否同意「利多於弊」,屬開放式題型。

   真相: 題目只選取提供兩份分別是1905年日方答應助清朝培育人才,及1912年借貸予中方支持革命軍的資料,取向具明顯引導性。當考生按試題要求,援引資料去評論「利多於弊」時,極可能達至偏頗結論。

謬論二: 題目列明「並就你(考生)所知」回答,不只要求參考資料,亦需要運用自身知識,是符合專業的提問方式;考生可以大量說明日本侵華的禍害,得出「弊大於利」及作解釋。

   真相: 從考試技術層面看,只1905年及1912年的資料,但考問更大時空(1900年至1945年)發生的事件,命題偏頗並不理想。特別是20世紀上半葉,中日關係錯綜複雜,在約20分鐘時間內,要求考生按「自己所知」背誦大量侵華歷史與禍害,進而深入分析當時情況,明顯超越高中生能力,令題目變得不合理,失去有效評估學生能力的作用。

事實上,高中歷史科課程,主要包括中國及日本20世紀的現代化課題,雖然後者有研習軍國主義的興起及影響,但未有從中方角度詳述侵華歷史(主要於中國歷史課程),令試題可能出現美化日本侵華前「恩惠」,淡化侵華傷害的「洗腦」效果,與教育專業相違背。

謬論三: 歷史教育可以從不同角度評論,探討對歷史事件的看法。

   真相: 牽涉大是大非議題例如侵略、屠殺、種族清洗等,不應該引導中學生以「利弊」角度探討。日本對華侵略戰爭造成數以千萬計同胞喪生,不能將之與接受日方援助演繹成可互相比較與抵消的「利」和「弊」,那是人類良知的共識。

歷史不只是敘述和知識,而是在此基礎上了解價值的意義和培養正確價值判斷能力的學科。如將侵略、屠殺等大是大非價值以「通識化」設題,只會導致考生價值變得「虛無」與混亂,危害極大。

謬論四: 試題由「審題委員會」多名成員負責,包括學者、前線教師與學科專家,依從考評局的既定機制處理。

 真相:考評局一方面稱「十分重視教育局及外界意見」,並會嚴肅跟進,但另一方面多次強調擬題是「集體負責」由審題委員會按機制處理,又稱歷史科與文憑試其他科一樣,「每年試後都會有檢討」。實際上,該局完全沒有針對事件的問責行動,甚至連提出主動調查試題審題情況都欠奉,要由教育局派員了解,被質疑是拒絕承認問題,一副推卸責任的態度。

資料來源:教育局、教育專家、綜合資料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