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2019年4月在東京帝國酒店舉行,左起蔡冠深、日本前文部科學大臣林芳正、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廣東省省長馬興瑞、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日本經濟產業副大臣關芳弘、日本復興廳副大臣橘慶一郎、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佐佐木伸彥。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經濟面臨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而遭受疫情及「黑暴」雙重打擊的香港,更是困境深重。在此艱難時刻,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創會主席蔡冠深以其在政協、商界及社會公職上的不同身份,竭力在不同領域謀求良方妙策,冀協助香港紓困解難,踏上「再出發之路」。值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召開之際,我們或許能在其前瞻性提案中,窺探其獻策扶港的思路和理想。
呼籲企業沉着應變突破困境
蔡冠深開宗明義表示,當前環球經濟危機四伏,面對「暴疫」夾擊的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復甦之路肯定非常漫長,對此既感痛心又復憂慮,而找出突圍之法,便成為他當下最大的心願。
「面對『疫境』,我們必須沉着應對,既要做好短期業務應變計劃,亦要長遠探討完善本港營商環境、強化產業競爭力之策,為疫情過後重振經濟做好準備,積極開拓新商機。而要事半功倍,祖國內地的支持不可或缺,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等區域經濟合作,就大大有助香港工商界更好地把握和拓展海內外市場,並藉此降低動盪時局帶來的衝擊。」困境當前,身兼多職而目光長遠的蔡冠深,道出了香港企業家應有的心態和準備。
正因深信企業家在反饋社會、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方面應發揮更大作用,蔡冠深近年積極帶領香港工商界投身「一帶一路」產能合作,讓他成為了亞太區域經貿交往的領航人,並贏得了香港東盟先生和帶路先生之譽。「『一帶一路』倡議涵蓋的東盟國家,與香港有悠久而密切的關係,東盟許多國家近年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翻版。海上絲路沿線的東盟十國,是香港人做生意最常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投資內地的經驗和毅力,在另一片廣闊的天地裡,再創港企的輝煌。」
爭取香港加入RCEP發揮作用
蔡冠深強調,「一國兩制」下,香港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中國跟國際聯繫的橋樑作用持續增強。為此,他積極履行全國政協常委之責,特別在今年兩會中提出了「加強香港在RCEP成員國經濟活動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提案,期藉擴大香港經濟發展腹地和市場規模,助其尋求切實可行的出路。
他介紹說,亞太地區最受矚目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望在今年內簽署,意味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市場即將誕生。「2019年,東盟已取代美國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面對中美貿易眾多不明朗因素,進一步強化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聯繫,對提升中國在亞太新格局中的主導地位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提案中提到,香港與東盟一直保持緊密的經貿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深化合作的重要紐帶,建議中央政府從「善用香港平台對東盟成員國進行投資」、「利用香港專業服務優勢協助海外業務拓展」,以及「強化香港作為內地與東盟交流的橋樑角色」三大方面,加強香港的中介平台優勢,發揮香港在中國與東盟經濟活動中的獨特作用,促進內地、香港和東盟互惠發展。
蔡冠深指出,借力香港與東盟國家的密切商貿關係,發揮香港同胞在人脈和商貿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可拉近中國與東盟成員國的距離,促進彼此經貿文教交流互動合作的全面深化,進而有助「一帶一路」倡議在東盟成員國進一步順利開展。
而隨着區域合作大規模展開,香港加入RCEP有其迫切和重要性。「『10+6+1』若能實現,將可加強香港於全世界最大自貿區RCEP的地位。期望中央通過外交及商貿渠道全力協助香港特區政府,爭取更多東盟國家支持香港加入RCEP,讓香港在區域合作的能量得到充分發揮,這不但有利於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也能更有效配合國家拓展『一帶一路』建設的長遠目標。」
推動滇港聯手實現多贏空間
談到以經貿聯繫助力香港發展,雲南因區位和資源優勢與東盟全面拓展開放合作,讓蔡冠深極度關注,並為此在今年的另一提案中,提出了「設立滇港深度合作示範區,促進雲南以至我國西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建議。
他表示,香港是雲南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外來投資來源地,滇港聯手,大有實現多贏的空間。故此建議率先在昆明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建立滇港深度合作示範區,推動先行先試。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目前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內中的香港更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世界上功能最齊全的自由港,因此雲南如能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尤其是發揮好香港的作用,對大幅提升雲南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大有裨益。
「我們要充分發揮香港商企界、海外華人商會等機構的全球影響力,以及雲南-東盟商企合作委員會的橋樑作用,為雲南對外溝通提供助力。此外,滇港兩地民間社團如雲南-東盟商企合作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香港中華總商會等亦應加強合作,抓住雲南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機遇,與香港聯手共同走出去引進來,在粵港澳以及東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多贏。」蔡冠深介紹說。
在國家層面建言獻策外,蔡冠深不忘身體力行參與社會事務,並積極對外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2018年底出任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創會主席以來,他已多番外訪,尋求國際合作機會。如去年4月,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在日本東京聯合主辦「港澳大灣區推介會」,他便以活動的提議者和主要籌劃者身份出席,向全球投資者特別是日本工商界推介粵港澳大灣區。今年3月,他穿梭東盟,其間三訪馬來西亞,與多位部長級高官會晤,就東盟、「一帶一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促進多領域合作互惠多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正值內地疫情的特別時期,他此行還先後在多個國家採購口罩、防護服等物資,支持內地抗疫。
抗疫拒暴回復社會正常運作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蔡冠深亦同時多方採購抗疫物資,捐贈給武漢、北京、天津、瀋陽、香港、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市,以及法國、德國、西班牙、奧地利、加拿大、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和柬埔寨等國家。捐贈物資總值已超過人民幣600萬元。「無奈受疫情影響國際交通中斷,我們早段時期在加拿大、越南及韓國等地採購的部分防疫物資,原本是打算運到內地及香港的,最終都就地派發,反正在任何地方幫人,都是應該的。」蔡冠深補充說。
他坦言,疫症肆虐下,香港要衝出困境,除須尋求長遠發展機遇外,還得消解迫在眉睫的亂象。「全港必須同心協力,維護香港的法治,防止暴亂重演,更要防止香港立法會在面對全球疫情危難之際空轉,讓全港市民承受苦果。」他指出,香港中華總商會不久前已發表聲明,重申支持港澳辦和中聯辦代表中央在香港履行職責,確保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在香港貫徹落實。而宣誓效忠的立法會議員,有責任和義務依法履行職責,以確保立法會依照基本法正常運作, 進而讓香港的政治經濟、工商百業都能不受政治干擾,回復正常運作。
而有感去年受社會動亂事件影響,香港國際聲譽受創,他個人更積極到多個國際場合演講,讓外國人了解香港的真實情況,重拾對香港的信心。如近月便曾到法國政治大學與出席論壇的法國政治家以及學者交流:「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罪者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處。」
思索遠慮,排解近憂。我們從蔡冠深的種種言行,看到其抱持對社會的責任,對家國的深情,力所能及地付出智慧貢獻力量,為的是謀求香港繼續繁榮穩定、社會民生持續發展,誠如他所說所望,只要全港同心,香港必定可以再出發,重現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