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暉 雲南省政協委員 中華匯智協進會主席
香港回歸祖國22年來,始終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香港同胞與內地人民始終守望相助攜手並進。這種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脈深情,是任何勢力割裂不了的。近半年多來,香港面對由修例引發的一連串政治風波,以及多變的國際形勢, 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當前香港社會各界最廣泛的共識、最強烈的呼籲。對此,我有幾點建議。
一、 深入基層,反應民意;推動社區活動,解決社區問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每個政協委員,應該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利用自身優勢,深入社區,形成與社區交流常態化、機制化的交流模式。
我在親身參與社區服務及區議會選舉輔選工作中,切身感受到了與基層交流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為基層市民解決地區事務,為市民發聲,就涉及市民日常生活、區內環境改善等事務,向政府提供建設性意見。同時,也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社區活動,改善社區,真正做到為居民解決切身利益的問題,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為建設我們美好家園獻策獻力。
二、增進香港青年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做好青年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青年工作需要從國家政策、經濟面向及價值觀念等幾方面入手。以增進國家認同為終極目標,以提升青年的發展空間為主要手段,以創新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為青年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就業諮詢、就業培訓及輔導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年輕一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帶着理性和睿智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健康成長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三、強化國民教育與公民意識。今天香港社會的諸多紛擾,其根源仍在於國民教育的欠缺,進而導致諸多青年對國家認同與公民意識的薄弱。亡羊補牢,除了強化學校的國民教育,提升公民意識之外,可以結合社會各個組織及媒體,透過舉辦各類活動,助力於推動國家認同與公民意識的提升。國民教育也必須在文化認同的視野中開展,才能更富有成效。
四、引領思想政治,凝聚華商助力國家發展共識。海外華商,在改革開放後,一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傳統華商當中,大多具有儒商的特質。他們以中華文化為核心,深具熱愛祖國的家國情懷。
世界華商組織聯盟積極推動全球各地華商組織及企業與內地進行交流與合作,世界華商高峰會為全球華商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為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創新產業等,展現了諸多備受肯定的功能與成果。我相信,這些可貴的功能,也能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復興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