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先來一個卡通故事︰熊貓進化了,已非昔日的熊貓,在學習完成後,被賦予如人類一樣生活的權利。有一位熊貓大哥走進餐館吃東西,食飽後就拿出手槍,開了幾發子彈,服務員問︰「這位熊貓大哥,你搞什麼?」牠便拿出一本誤編的《野生動物手冊》,然後走向門口,說︰「我是熊貓(Panda),你來看看這手冊給我們的指引。」說罷便離開了。
服務員後來從手冊中找到答案:
「Panda. Large black-and-white bear-like mammal, native to China. Eats, shoots and leaves.」
(熊貓:巨大、黑色白色兩種顏色、看起來像熊的哺乳動物,原生於中國。牠吃、「射」和「離開」。)
全因在eats之後錯誤地加上了逗號,便把原是名詞的shoots(竹筍)和leaves(竹葉),轉變成動詞的解釋,變成了「射」及「離開」。
以上的故事來自一本有趣的英語文法書:《Eats, Shoots & Leaves: The Zero Tolerance Approach to Punctuation》,作者是Lynne Truss,值得一看。
我們很容易跌落一個文法陷阱,就是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寫多於兩個名詞或動詞的列,在尾二的名詞(或動詞)後通常不會加上逗號,因為and(和)已經表示這個列只剩一項。
在英語的使用上,我們容許在那尾二位置加上逗號,也許因為受到牛津大學出版的推薦,它叫牛津逗號(Oxford Comma),也稱Harvard Comma,學術性的正名則是Serial Comma。有時候,牛津逗號的使用與否是個人喜好,可有可無,倡議用者認為,牛津逗號可以避免模棱兩可(ambiguity)的情況。
不過,有些情況必須邀它出場,但也有些時候,它一定要避席,看看以下的例子︰
不少作者在書的內文開始前,特別鳴謝支持他寫作的人,這是個有關的流行笑話:
「I dedicate this book to my parents, Ayn Rand and God.」
Ayn Rand 是位著名作家,並沒有問題;可是這提出鳴謝的作家又怎會是神的後人呢?相信他在加上牛津逗號後,便可解決這個誤會。
有位惠普(Hewlett-Packard Company)的退休老員寫了一個信息給兩大創立人:
「Thank to our great founders, Mr Bill Hewlett and Mr David Packard」
在這片語,我們便不可讓牛津逗號來亂搞。■林健根 會計師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