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2020是分水嶺:港人治港,勢將翻開新頁 ! (下)

2020-06-02

關品方

當前香港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疫情持續又面對美國制裁威脅,失業率飈升、巿民不敢消費,找出路保飯碗是當務之急。住房和福利是兩大難題,政府要早作大計,一個負責任有良心的交代,才是善治的開始,請政府給年輕一代看到出路和曙光。

首先是住房。香港房價冠絕全球,衍生出其他無數弊端。目前住劏房的約20萬人,註冊輪候公屋的近30萬戶。估計全港有一半市民為租房買房而節衣縮食。當年麥理浩總督提出建大量公屋,發展沙田,大振民心。特區政府要痛下決心,未來兩三年建30萬套公屋,讓近百萬人直接受益。哪怕耗資1,500億元,用地300公頃,哪怕觸動地產商的利益,衝擊官僚們的作風。

辦法一定比困難多。作為臨時對策,政府還可以考慮進口內地組裝的「地球倉」貨櫃式酒店房,每個約160平方英尺,售30萬元,可住30年。政府花上約150億,半年內就可以有5萬套臨時房屋,以青年宿舍的方式供應,作為輪候公屋的過渡。

其次是福利。需要跳出香港看問題,在大灣區退休養老落葉歸根不是夢。

其他做法,比如政府分期發兩三千億元「建設香港再出發」債券,提供機會讓大財團通過購買債券作貢獻,作為與全港市民共度時艱兜底之用。建議政府考慮豁免資產審查,讓暫時失去謀生手段,未能在現行福利政策受惠的市民和弱勢社群得到適切資助,為他們保底,讓有需要的港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保得住基本的生活。

港府應把目光放遠到10月以後,早為之計。市民的訴求,實質上是希望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團負起彌補制度缺失的責任,在泛黃黑暴的特級災難結束後,及時給全港市民一顆定心丸,一個負責任有良心的交代,才是善治的開始。香港市民自有求變的韌力和前行的智慧,請政府給年輕一代看到出路和曙光,讓他們把一腔熱血和激情用到建設上而不是用到破壞上,「一國兩制」才真正能夠行穩致遠。

香港問題,從來不光是香港自身的問題,它一直以來都是兩種價值觀和兩種意識形態的碰撞地和角力場。如今中央肯定已作出研判,定出策略,起而迎敵。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已經說清楚:美國不單是認定中國是競爭對手,人家現已鐵了心有意與我們為敵。中央對香港的政策與定位,估計已經完成調整和部署。與其把香港這一戰場當作前線,不如在此清理內奸叛徒,依法打掃戰場,將香港變回一個可靠的後方。關鍵就在未來數月。2020年,香港將重新出發。正是:反擊戰立足於打,能戰勝就可避打;保家園不打最好,定底線打也不怕。 (續昨日,全文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