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冷血試題想滿分 考生是非須不分

2020-06-11

政界教界批缺價值觀教育 所謂「均衡」極誤導

震驚社會的應屆文憑試歷史科冷血試題風波,事件持續發酵。香港文匯報從不同途徑取得今年文憑試歷史科評卷參考,證實相關內容屬實,更發現該道詢問學生日本侵華年間是否對中國「利多於弊」的滿分答案,要求的是「答案合理且『均衡』」,而在最後一段始提及要考慮包括日本侵華期間日本對中國的傷害,但題目並無附上相關資料,進一步證實有關題目具極強誤導性。多位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指,所謂「利弊題」常被用來引導學生價值觀,而考試又是學校教育的指揮棒,相關題目設置有可能扭曲學生對歷史的正確認知,並認為是次事件暴露香港的歷史教育缺乏國人視角,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和國民情感培養亦嚴重不足。

今年的文憑試歷史科出現詢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的必答題,該題並選取兩份信息相近,企圖粉飾日本對華惡行的資料,引起社會譁然,最終考評局取消有關試題。教育局要求該局本月下旬提交內部調查報告予由教育局、教育界代表及考評局代表組成的專責小組審核跟進。

答案舉例列明「同意」「不同意」

根據香港文匯報記者取得的評卷參考顯示,該題答案被分為三等級,L1是「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最多可得兩分;L2則為「欠缺均衡,僅能有效運用資料或個人所知。」最多可得4分;而最多能得滿分8分的L3級答案則要求「答案合理且均衡,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相關的答案舉例中則列明「同意」與「不同意」兩類,當中「同意」利多於弊的論據,包括「日本對清政府的改革作出支援。(資料C)」、「日本的野心增強了中國民族主義。(個人所知)」等,而「不同意」的理據中,備受市民關注的「1930及1940年代日本侵華造成大量傷亡,大大影響國府的安全。(個人所知)」的內容則是羅列最後一條理據時才被提出。

張國鈞恐考生為高分扭曲歷史

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教育政策發言人張國鈞坦言,從評卷參考可見,考生要得到高分必須利弊兩方面都要陳述,但容易造成扭曲,「即是,就算黑白是非已經非常清楚,侵華期間只有弊無利,(考生) 為了得到高分都要扭曲歷史,說成有利有弊。」

他分析,今次事件更嚴重的後果是有關試題、評卷參考會成為未來的「past paper」,變相容易令學生誤會,在侵華期間的一段歷史是「好壞參半」,扭曲學生的歷史觀,因此反映有關試題的設置絕不合適。他形容,今次事件可說是「找了不合適的題材作為考試題型」。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指,考試是指揮棒,根據一貫的應試經驗,學生處理開放式資料題,會清楚知道答案「合理且均衡」可以拿到高分,定會有學生為拿到高分而答日本侵華「利大於弊」。他並指,教育界常用「利弊題目」指導學生價值觀,但相關題目肯定有誤導性。

他解釋,香港歷史科教育缺乏歷史觀,好像「太空人看歷史」,「不講立場,不講對錯,只是說發生了什麼事。」抗日戰爭是涉及中國人核心情感的重大問題,是民族傷痛和災難,作為一個中國人答一道中國歷史的題目,不應該如此「隔岸觀火」。他批評,很多科都存在缺少價值教育,過分強調中立、分析,而沒有講清楚是非對錯的問題。

鄧飛:中史科無培養民族情感

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指,開放式題目的答題模式標準化,在學校和補習社對學生的應試訓練下,應對相關問題,學生會懂得按照答題模板作答,而此次設置會導致學生對相關歷史事件的判斷產生錯覺,但日本侵華是是非問題,什麼「利」都不能抵消人命的損傷。

他強調,中學時期尤其高中教育,都是以文憑試為指揮棒,「考試這樣考,為了學生的應試,就要這樣教。」他表示,歷史科、中史科都存在缺乏讓學生以中國人身份看歷史的問題,「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沒有培養國家民族情感。」雖然在教育局資料中會提及相關價值觀教育,但他坦言,教學前線都是「先看考評局,再看教育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