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科啟智 > 正文

【溫故知新】蘇洵作《六國論》 借古針砭時弊

2020-06-17

蘇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他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父子三人並列於唐宋八大家,史稱「三蘇」。蘇軾和蘇轍在文壇上的聲望比起父親更高,影響也更深遠。蘇氏兄弟可謂是青出於藍的最佳代表,身為父親能有兩個如此優秀的兒子,應該深感欣慰。蘇洵家中頗有田資,生活不愁衣食,至十九歲時娶程氏為妻,程氏便是大蘇小蘇的母親。關於蘇洵的學習之路不太平順,年少時的他不喜讀書,不少記載都提到他在二十七歲時才發奮向學,頗有大器晚成的意味。關於蘇洵的求學成名之路,歐陽修為他寫的墓誌銘便有詳述:

而君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職方君縱而不問,鄉閭親族皆怪之。或問其故,職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歲餘,舉進士,再不中。又舉茂材異等,不中。退而嘆曰:「此不足為吾學也。」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戶讀書,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說,以考質古今治亂成敗、聖賢窮達出處之際,得其粹精,涵畜充溢,抑而不發。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數千言,其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

由此可見,他早年曾失意於科舉考試,痛定思痛後,把自己以前為應付科舉所寫的文章付諸一炬,更認真研習《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閉門苦讀多年後,終成一家之言。

科舉失意 奠定文風

蘇洵的求學之路,奠定了他的文風尤擅議論。我們這回便以大家較為熟悉的《六國論》為切入,探討蘇洵議論文的風格。《六國論》分析戰國時期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先後被秦國兼併的原因。蘇洵另闢蹊徑,打破前人立說,翻出新意,重新論證六國滅國的因由,更藉此希望北宋的當權者能以史為鑒,改變外交政策,不要重蹈六國覆轍。

文章先破後立,指出六國滅亡的主因是「弊在賂秦」。而並非前人所言的「非兵不利,戰不善」。接下來蘇洵再進一步解釋原因:「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因為賄賂秦國的國家令自己積弱,因此走上滅國之路。至於其他不賂秦的國家也「......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其後蘇洵則分述賄賂者和不賄賂者分別招致滅國的原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此處指出六國在賄賂秦國時所失去的土地,遠比在戰場上的失利要多百倍,秦國的野心是「大欲」,希望兼併其餘國家,但其他的國家卻「為了得一夕安寢」,竟然「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無視祖父輩「暴霜露,斬荊棘」,辛苦建立回來的基業,「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但秦國並不會滿足,頃刻又至,正正是:「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蘇洵更以「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作結,表明賄賂秦國之弊。

至於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同樣招致滅國,蘇洵言簡意賅地分析其餘各國的問題。

袖手旁觀 同樣滅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齊國亡於袖手旁觀,只見近利,無遠大目光。「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燕、趙兩國雖較弱小,但擅於用兵,所以後亡於賄賂秦國的國家,但卻因為國家內個人的決議失當,終於走上亡國之路。燕國的太子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這便是史上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帶來的「蝴蝶效應」終讓燕國長埋歷史。至於趙國在武力上更勝於秦國,曾「二敗而三勝」,可惜良將李牧被讒言所累,陣前易帥,終招敗亡,所以蘇洵不禁嘆曰「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加上「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當時形勢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分析完歷史形勢後,蘇洵大膽地假設:「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或者歷史會從此不同。如果當時各國諸侯能夠「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秦人必「食之不得下咽也。」可惜歷史沒有回帶的一刻,「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和約之計 不能長久

最後,蘇洵從歷史回到當下,「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此處暗示當時北宋和外族以和約之計來換取一刻安逸,實非長久之計,而且朝廷當下的優勢遠勝於六國,若然因此淪喪,則較六國更不堪了。

過商侯曾曰:「前幅推原事秦之弊,後幅為六國籌劃一番,歸到正旨作結。蓋宋是時歲輸幣以賂契丹,老泉全是借六國以諷宋,讀者須玩其言在此而意在彼之妙。」可謂中肯矣。■心台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