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暴疫夾擊 36%港人有抑鬱創傷後遺症

2020-08-07
■陳友凱表示社會事件兼疫情爆發影響,令不少巿民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及抑鬱症症狀。■陳友凱表示社會事件兼疫情爆發影響,令不少巿民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及抑鬱症症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本港去年中先有反修例風波引發黑暴衝擊,今年又有新冠病毒疫情來襲,社會及經濟受創。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調查發現,在社會事件與疫症大爆發互相帶動下,有超過四成及七成受訪者分別有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症和抑鬱症症狀,三成六人更同時存在兩種精神健康問題,且25歲以下年輕人情況較25歲以上人士嚴重,建議市民若壓力反應持續一個月以上,便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昨日發布調查結果時表示,團隊今年2月至7月以網上問卷訪問11,493名市民,發現40.9%受訪者也有中度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狀;73.7%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狀;36.4%同時出現兩種症狀,當中女性較男性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抑鬱症則兩性相若。

逾六成半人因疫憂慮前途

調查並顯示,超過六成半受訪者因疫情憂慮前途而有壓力,五成二壓力來自缺乏防疫物資,另有兩成七人表示因親眼或經媒體看到社會事件引致壓力,近兩成則因受到言語針對及羞辱感到壓力,但逾半受訪者遠離壓力來源後情況改善,其餘則未有減退。

陳友凱指出,壓力來源包括個人、疫情相關及社會事件,根據調查,個人壓力造成的創傷後遺症有7.2%、疫情有9%、社會事件有25.4%,累計41.6%;抑鬱症方面,個人壓力有8.5%、疫情有12.3%、社會事件有11%,累計31.8%。他表示市民精神健康受多元化事件影響,擔心負面情緒長期壓抑,會惡化成為精神疾病。

調查並發現25歲以下受訪者的抑鬱及創傷後壓力症狀較25歲以上嚴重,分別高出12.8%和8.7%。他解釋,年輕人接觸到有創傷性的社會事件較多,建議年輕人應掌握生活上可控制的事項,如人際關係、興趣等,避免專注在不可控制的事件上。

另外,54.5%有中度至嚴重症狀表現受訪者屬於「反應性」,即遠離壓力來源後症狀改善;45.5%為「非反應性」,遠離壓力來源仍沒有改善,有機會是心理疾病,他建議「非反應性」人士應向專家尋求協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