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專題 > 正文

奢侈品為保身價 寧銷毀過剩庫存

2020-08-12
■ 紀錄片《國際大牌成本揭秘》揭露了國際名牌產品的成本價極低。■ 紀錄片《國際大牌成本揭秘》揭露了國際名牌產品的成本價極低。

庫存是生產製造業永遠要面對的話題,當產能和需求不匹配時,庫存就會影響企業生存現狀。在C2M模式出現前,不少生產商、品牌商對待庫存的做法極度令人咂舌,直到需求直連工廠時,這一困頓才得到破解。

Burberry五年毀8億元庫存

面對惱人庫存,奢侈品的做法是付之一炬。國際大牌巴寶莉(Burberry)財報曾顯示,2018財年共銷毀了價值超過2,860萬英鎊的庫存,包括衣服、飾品和香水等。而2017財年這一數字為2,690萬英鎊,2016財年為1,880萬英鎊,顯然庫存價值逐年上升。

「銷毀庫存是很多品牌和生產商會採取的方法」,有行業內人士透露,「雖然保護了品牌價值,但根本上還是極其浪費的行為,無論對人工勞力還是原材料,都是極大的不尊重。」英國泰晤士報統計過,截至2018年,巴寶莉在過去五年間銷毀的商品總價值超過9,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億元)。

大企業可以「有錢任性」來銷毀庫存,但對於小型企業庫存就是災難了。上述浙江鞋靴廠負責人張清表示,「庫存是一樣可怕的東西。」以這次疫情為例,他們工廠2020年初是按照去年訂單量開始生產,不料之後完全無人拿貨,存放庫存的廠房還需支付房租,並需要人力來看管,為了庫存處處需要額外開銷。

好在C2M逐漸普及後,可以助力解決生產和庫存這一問題,以必要商城來看,用戶購買商品,一般需要等待生產周期,比如購買廚具用品需要等2天,小家電3天,服飾鞋類7天,原因就是,通過平台,客戶端將需求直接傳遞到工廠端,生產商開始按需生產,因此可以避免盲目生產,或生產不足等諸多問題。

業內稱,原先從製造商到消費者,中間隔着層層渠道,C2M則是最短路徑鏈接製造到用戶,砍掉層層渠道,與之對應的風險自然降低到最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