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融入大灣區科技創新成就香港未來

2020-09-26

肖凱 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委員 香港北區工商業聯會創會會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透露,2020/21年財政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將會增加至超過3,000億港元。近一年來,香港經濟雖經歷了多方面挑戰,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應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仍難能可貴地保持了金融體系平穩有序運行。香港多方面的制度優勢和根基,包括法治、資金自由流通及簡單低稅制等,為本地和國際企業開拓新市場和商機。

正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一直在積極加強香港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的角色,重點範疇包括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和推廣高增值海運服務。香港營商環境高度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具有天然的資源稟賦和核心競爭優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香港助推國家戰略、融入國家發展的歷史機遇,也是香港成就自我、同向共進的歷史機遇,筆者相信,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香港特區在疫情後恢復經濟動力的重點方向,香港專業服務的優勢,並且能協助泛珠企業開拓更大海外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科技創新勢必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區內經濟增長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近年來,特區政府在融入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陸續推出了許多新政策、新措施,以及引資創新科技項目,吸引內地企業進入港區發展;因此可以預見,內地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將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香港也有望繼續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優勢,不斷提升競爭力、拓展新空間,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有更大作為。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香港難免受到影響。但是,在筆者看來,內地以及亞洲經濟體的崛起,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科技等幾個方面,卻為香港帶來眼前難得的機遇,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香港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在推進抗疫國際合作、穩定外資外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等方面,不僅看清自己的相對優勢和限制、準確定位、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也更加堅定了全面參與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區政府必須積極推動長遠政策,提升整體競爭力,協助業界適應新形勢,加強向全球市場宣傳香港產業優點,並協助港商配合國家發展政策。同時期望特區政府就粵港澳三地科創政策制定短中長期規劃,探討成立大灣區科技發展銀行和基金,為促進科創與科研項目發展提供財政支持。

作為香港工商界代表,筆者期待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特區政府可進一步放寬豁免強制檢疫名額和範圍,並落實與內地健康碼互認,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協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商機,同時加緊與香港有緊密旅遊和商務往來的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商務氣泡」,推動旅遊和商務往來盡快恢復正常。同時,期望香港市民以大局為重,在當前的疫情持續和經濟困局下,與特區政府一起集中精力對抗疫情,凡事以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避免不必要的內耗。筆者相信,只有朝這方面努力、溝通與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建構和諧社會,香港才可向前穩步邁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