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03]     我要評論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毋需贅言,特區政府必須首先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才能擔當領袖角色。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甚至折磨甚於公眾,那麼,首先使自己從那樣的矛盾或折磨中走出來,乃是正確制定和推行公共政策的先決條件。香港車公廟的「下籤」如果值得大家都重視的話,那麼,特區政府能否盡快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就是最值得大家關注的。

 中國農曆正月初二,香港居民習慣到車公廟去「求籤」。2009年1月27日,己丑年正月初二,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為香港在車公廟求得一支「下籤」。之前,1月26日,正月初一,香港看到了天文現象「日偏食」。相信神靈或天地感應者忌諱這兩個現象,以為是神靈或上蒼在警示香港前景堪憂或者香港會有大變故。

 我缺乏這方面知識,也不願意在這裡就人的信仰問題發表意見。但是,我明白,人是在既定的條件下創造歷史的,而歷史是可以在既定條件下被人所創造的。

政府把握社會脈搏出了偏差

 就公共政策研究和推行而言,關鍵正在於發現特定時空環境人所面對的既定條件,進而,千方百計、殫精竭慮地來創造歷史。否則,國家或地方領袖的不二之選,應當是最出神入化的風水大師或相士。

 最近一段時間,鄙人寫香港評論,不得不對特區政府的管治和施政有所批評,實屬不得已。因為,一系列最近發生在香港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顯示,特區政府在管治和施政上與香港社會主流民意脫節,亦即特區政府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出了偏差。

 以春節前,行政長官帶頭,高官緊跟,花多則一萬少則數千港元消費為例。2009年1月15日下午,行政長官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表白:「本地中小企需要內部消費去撐住,我同政府官員去工展會消費,的而且確是以行動表態,目的是顯示香港經濟要靠香港人自己繼續消費去支撐。」然而,特區政府良好的願望通過如斯舉措來表達,卻就是無法得到香港社會普遍理解和認可,為什麼?概言之,便是因為沒有準確地把握香港社會的脈搏。

 從2008年5月委任首批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以來,特區政府的一系列公共政策行為幾乎都無法獲得香港社會普遍支持,關鍵也在於特區政府沒有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

 什麼是香港社會的脈搏?以對於「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為「綱領」來分析,可以概述為:香港社會越來越普遍地認同和支持經濟講「一國」,亦即認同香港經濟必須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同時,越來越普遍地認真深入思考政治「兩制」如何與經濟「一國」相協調。換言之,大趨勢是朝著認同和支持經濟政治均必須以「一國」為前提和基礎的方向、目標前進,而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

 如果不承認上述大趨勢,就無法理解特區政府以為副局長、政治助理可以擁有外國籍或外國居留權,而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卻不予認同的重要差異;就無法理解特區政府推行所謂「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方案,而香港社會各界意見卻非常分歧,而且,反對者越來越眾的重要差異。

政策爭議折射的主流民意

 同樣,如果看不到大趨勢雖然愈益分明,但是,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也就無法理解在反對所謂「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方案的各種意見中,佔主流的是技術層面的意見和關於個人、家庭利益的考慮,從香港人心回歸、全面準確落實《基本法》第九條關於特區正式語言的規定等角度來提出批評者,仍屬少數之重要差異。

 回顧香港回歸祖國至今近12年的歷史,目前香港政治形勢可以說是最錯綜複雜。在第四屆立法會中,各黨派關係既分明又混沌;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的關係是空前地鬆散;特區政府的管治急速弱化,施政顧此失彼或自相矛盾;歸結起來,都是反映或者折射根本一點: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正進入由經濟講「一國」政治講「兩制」向著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的目標轉變的最後關頭。在這一關頭,思想、情感、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是不可避免的,言論和行為的搖擺甚至反覆是不可避免的。香港政治在這一關頭滯留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區政府是否或者能否站在這一歷史轉變的前面,引領香港社會克服轉變遇到的困難。

 毋需贅言,特區政府必須首先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才能擔當領袖角色。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甚至折磨甚於公眾,那麼,首先使自己從那樣的矛盾或折磨中走出來,乃是正確制定和推行公共政策的先決條件。

 己丑年正月初二香港車公廟的「下籤」如果值得大家—無論信眾還是非信眾—都重視的話,那麼,特區政府能否盡快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就是最值得大家關注的。

相關新聞
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 (2009-02-03)
實習計劃重點在於「實習增值」 (2009-02-03)
盈餘不宜派糖 而應雪中送炭 (2009-02-03)
中美經濟會走向「兩國一制」嗎? (2009-02-03)
市民對空氣污染的看法 (2009-02-03)
「瘟疫」震醒港人崇洋投資夢 (2009-02-02)
禽流感須防患於未然 (2009-02-02)
金牛獻瑞迎新歲 百業興盛展丰姿 (2009-02-02)
奧巴馬救市計劃是否涉嫌壟斷? (2009-02-02)
興建數字農村 邁向共同富裕 (2009-02-02)
中歐關係的雙重特點和應對 (2009-01-31)
整合長者福利 趕內地潮流 (2009-01-31)
珠三角改革發展升級為國家戰略 (2009-01-31)
貿易保護主義損害中美關係 (2009-01-31)
奧巴馬對華政策是否搖擺 (2009-01-30)
陳水扁博馬英九特赦 (2009-01-30)
金融海嘯下中國的角色 (2009-01-30)
禁毒運動與創意工業相配合 (2009-01-30)
工程界為災後重建貢獻力量 (2009-01-30)
香港優勢與語言 (2009-01-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