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整合長者福利 趕內地潮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31]     我要評論

陳鑑林 立法會議員

 相對內地大城市,香港的長者福利相對「微薄」了。目前,要求香港推出更多長者福利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金融海嘯陰霾下,擔心削減長者福利又成為社會熱點。無論如何,香港的長者福利政策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需早日整合補充,趕上內地潮流。

 踏入零九年,長者生果金由元旦日起每月加至一千元;七十歲或以上長者更可享用醫療券作求診津貼。這些新福利為香港的長者帶來更好的生活。福利增加,長者固然喜獲關顧,然而從長者、長者的家人和醫療福利機構等前線使用者的意見中,卻可看出香港的長者福利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以下試舉四例說明。

長者福利仍有改進空間

 生果金:經社會輿論強烈批評引入審查機制後,政府終於同意增加生果金至一千元。不過,生果金的另一個主要需求,在於很多長者都喜歡趁晚年到內地安頓生活,他們或回鄉聯誼鄉情,或得到更多內地親戚照顧,或純粹希望以僅有的一千元生果金,以內地的消費水平,過「豐裕」的生活。假如長者能以這一千元生果金到內地生活,生活質素往往比在港更好。然而現時生果金仍有離港限制,長者須在一年內留港不少於九十日,這麼一來,長者每年至少須回港一次暫居約三個月,對於在港缺乏家人照顧或行動困難的長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極大不便。我們很希望政府能積極考慮取消這種離港限制,讓長者以生果金在內地生活,可惜現時仍未有具體措施落實取消。

 醫療券:長者體弱多病,醫療券無疑有助他們減省醫療開支。不過,醫療券每人五張合共二百五十元,對於許多長期患病的長者來說,金額實在太少,「聊勝於無」,有長者更在首次使用時全部用掉。另一方面,不少診所批評醫療券電子登記系統手續繁複,更有醫生退出計劃,減少了長者使用醫療券的機會。醫療券是好的政策,但在金額和行政手續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們建議醫療券每年的資助額應增至一千元,受惠年齡由七十歲降至六十五歲,行政手續更要化繁為簡,以吸納更多診所納入醫療券機構,增加長者使用醫療券的機會。

 長者乘車優惠:二零零八年底,港鐵和專利巴士公司突然宣佈取消長者周日及假日搭乘優惠,引起社會廣泛批評。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巴士公司終允延長長者優惠一年,港鐵亦重新推出長者優惠,為期八個月,但只限於逢周三及假日。表面上,這些公共交通公司已作妥協,但仍未能完全平息社會的不滿情緒。我們認為長者是社會前輩,為社會早作貢獻,未來仍有權享受乘車優惠,有關優惠應為永久措施,不應設限。各方仍要求政府施壓令相關機構改善長者服務,保障長者的福利不再削減。

 安老院舍: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截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逾二萬四千多名長者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登記,輪候入住各類型的資助安老院舍,其中入住獲資助的護理安老院舍,輪候期平均為二十一個月,護養院更長達四十個月。長者在輪候期間缺乏適當照顧,同時為長者的親人帶來長期的照顧壓力。進一步縮短安老院舍輪候期是當務之急。

國內福利較港優勝

 其實,同樣在今年元旦開始,內地多個城市亦已推展多項長者福利措施。其中,北京市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可享受多項優惠,包括免費乘公交(專指巴士)、逛公園,公益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武漢市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亦可免費乘公交(專指巴士)、免費遊景點、減免普通門診掛號費等;大連市七十歲以上長者同樣可免費乘公交(指巴士),六十歲以上半價。相對內地這些大城市,香港的長者福利相對「微薄」了。目前,要求香港推出更多長者福利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金融海嘯陰霾下,擔心削減長者福利又成為社會熱點,無論如何,從上引四點觀之,香港的長者福利政策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需早日整合補充,趕上國內潮流。

相關新聞
中歐關係的雙重特點和應對 (2009-01-31)
整合長者福利 趕內地潮流 (2009-01-31)
珠三角改革發展升級為國家戰略 (2009-01-31)
貿易保護主義損害中美關係 (2009-01-31)
奧巴馬對華政策是否搖擺 (2009-01-30)
陳水扁博馬英九特赦 (2009-01-30)
金融海嘯下中國的角色 (2009-01-30)
禁毒運動與創意工業相配合 (2009-01-30)
工程界為災後重建貢獻力量 (2009-01-30)
香港優勢與語言 (2009-01-29)
從世界經濟論壇看中國與金融海嘯 (2009-01-29)
中國經濟能夠「保八」嗎? (2009-01-29)
鼓勵畢業生進修降低失業率 (2009-01-29)
微調教學語言的得與失 (2009-01-29)
兩岸政治框架細節前瞻 (2009-01-24)
面對危機 在反思中崛起 (2009-01-24)
反對派眼中何以滿是樑木 (2009-01-24)
兒子認罪 阿扁無路可走 (2009-01-24)
微調與巨變 (2009-01-24)
送鼠迎牛 港人發奮 (2009-01-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