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武 時事評論員
電訊私有化一事仍然餘波未了,雖然在法律上已通過了私有化程序,但過程中的「種票」疑雲、收購價是否存在不公平等問題仍然懸而未決,直至月底法庭聆訊私有化的決定前,相信有關爭議將難以止息。
小股東對電訊私有化一事反應激烈,不難理解。因為當中不少股東購買的是辦實業的香港電訊,而非搞財技的電盈,小股東持有股票多年,不離不棄,除了因為企業的盈利、股息外,更是建基於對企業及管理層的一份信任,相信管理層與投資者一樣是真心辦好企業,相信管理層會通過提升企業的營利來獲得利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份信任亦正正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力量。
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然而,電盈管理層不僅沒有珍視小股東對企業的信任,反之是利用這些信任來大獲其利。從貸款巨資收購香港電訊後,小股東看到的是企業要為巨額貸款的利息埋單;看到的是大股東將企業分拆、私有化的消息無日無之;看到的是股價一日比一日沉淪,豐厚派息一去不復返;看到的是供股等財技眼花繚亂,但企業經營卻一厥不振,管理層每年在股東大會總是信誓旦旦辦好企業,但結果卻令小股東一次又一次失望。總之,管理層不斷利用小股東的信任,賺取厚利,試問小股東如何能不憤怒?如何能不群起捍衛自己權益?
是的,在整個私有化過程中,大股東確實做到滴水不漏,如不是有投資者突然向證監舉報過程中涉嫌有人「種票」,相信未必會引起社會如此大的爭議,但程序正確是否就代表整個私有化過程沒有問題?在程序正確之下掩蓋的是大股東利用自身的財技、地位,肆意損害小股東利益。
一是何以私有化要在金融海嘯愈演愈烈,股價低殘之時進行,現時提出收購自然對大股東有利,而且收購溢價亦屬偏低,對小股東而言尤似雞肋,得益的卻是大股東。
企業家身上應流著道德血液
二是大股東以4.5元一股的價錢私有化,當年有財團提出的收購價遠高於此數,但大股東卻斷然拒絕,過了一段時間後,又以低得多的價格收購,大股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卻令小股東損失慘重。
三是大股東要私有化,顯然是認為股票與資產值不合理,據報道,大股東有意在私有化後將資產重新包裝上市,屆時的股價勢必重歸「合理」,這樣大股東一買一賣又賺個盤滿缽滿。而且這更是無本生利的生意,因為收購所需的資金全部是從電盈被私有化後派發的特別股息而來,即是說大股東妙手空空,就把整個企業收歸自身,這樣對小股東又如何公平?
溫家寶總理呼籲企業家身上應流著道德血液,反映了溫總理的一番苦心,雖然這對於不少企業家而言無疑陳義太高,但社會至少期望企業家能保留一點良心,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現時追究私有化的法律問題未必有太大幫助,但社會正希望藉這次事件表示出對企業家社會責任及道德的關注,始終支持整個市場經濟的,是道德與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