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政府公佈最新的失業率為4.6%,較上月急升0.5%,返回零七年中水平的失業水平。政府是以移動平均計算失業率,即是以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及今年一月的平均值計算。換句話說,4.6%的失業率,開始反映金融海嘯後的情況。但也是滯後數字,並未化表現時眼下的最壞的情況,尤其農曆年後的裁員潮仍被未計算在內。不難預計,未來香港的失業率一定會繼續惡化;失業率高企將會維持一段長時間。
翻查統計資料,香港在九七年回歸後,曾經歷兩次失業高峰。第一次,是九七年十月亞洲金融風暴。曾經,本地失業率最低只有九七年中的2.1%。可是亞洲金融風暴直捲東南亞,而香港首當其衝。失業率由九七年十一月起逐步攀升至九九年最高的6.3%。及至九九年底始,才開始回落和徘徊於4.5%水平。可惜好景不常,失業高峰很快重臨。「九一一事件」和沙士把失業率推高至零三年四月的8.5%。若以超過5%視作為香港的高失業率,那第一次高峰期約維持了二十四個月。當時的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較直接,但相比今次的海嘯,當時最高失業率只是6.3%。至於第二次,「九一一事件」影響全球經濟,再加上沙士,令失業率雪上加霜。結果,沙士後約有四年半時間的屬高失業率。論今次的金融海嘯,影響力絕對超越「九一一事件」。雖說今次沒有類似沙士的因素使經濟進一步下滑,但金融海嘯令全球性經濟放緩,甚至大衰退,筆者預計,失業率在未來兩三個月內—甚至更快便會上升到5%水平以上。及至暑假後投入勞動市場的畢業生大軍,更會把數字慢慢推至7%。而在5-7%這失業水平很可能要維持四至五年、甚至更長時間。
創造更多職位降低失業率
當然,要把失業率壓下去總有方法。政府的干預或創造就業的措施當然可以推低失業率,但創造就業的成本效益如何,則是必要考慮的問題。近期,政府不斷吹風,打算透過資助計劃,津貼本地和內地企業聘請畢業生到機構實習。政府每月津貼每名實習生由三至四千元不等,究竟是否合乎成本效益?再說,政府今次把目標放在內地就業市場,但要知道,內地勞動市場如今也不缺人!內地大學畢業生以百萬人計,也為找工作而發愁!
因此,政府不能過分期望內地能幫助很大,尤其內地的經濟情形同樣受金融海嘯的嚴重影響——中央要處理數千萬因工廠結業而下崗的民工、無數因信貸收緊而面對資金流動困難的大小企業;各地區政府也要想想辦法鼓勵回流民工創業、保住自己管轄範圍的經濟穩定。可以相信,香港未來的挑戰仍然很大,失業裁員減薪只是第一層問題,還有其他因經濟轉壞而衍生如治安、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也要政府想想如何應付。政府當務之急,是對症下藥。筆者相信,透過增加公共開支和基建投資,以內需來支持本地經濟,才算最實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