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自金融海嘯發生以來,政經界人士多次呼籲市民及投資者,要留意第二及第三波的衝擊,預警最壞的時刻還未到來。內地知名財經評論人時寒冰先生,在其新書《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中國怎麼辦》中,從歷史窺探現在,觀點正與筆者所見相同。
時先生在新書指出,每次金融危機過後,美國都變得更加強大,並且已成為規律。美國人財技之了得,早見於19世紀。當時美國為建鐵路網,向歐洲各國銷售鐵路證券以便集資。鐵路網建成後,這批鐵路證券紛紛在華爾街上市。好景不常,證券上市後價格大跌,歐洲投資者遂恐慌性大量拋售手中持有的鐵路證券。美國不但藉歐洲人的資本建成鐵路,也透過低廉價格購回大量證券,「財技」之高明,實讓人「讚嘆不已」。現時雷曼迷你債券事件一再拖延、各大美國銀行向外銷售「垃圾」產品,賺取世界各國之金錢,引來金融海嘯,還須看清此乃美國的慣技。
美國屢屢大發金融危機財
顯而易見,某些西方大國樂意看見世界經濟委靡不振,著力鼓吹金融海嘯之說,「唱衰」世界經濟,頗符合一己之利益。現時經濟前景未明,資金紛紛買入美元,其他貨幣價格顯著下挫,如澳元、紐元及英鎊等。奧巴馬的救市資金何來?還不如按一按印鈔機的起動鈕,各國資金便自動自發地湧入美元市場,好不有趣!這不正正說明時先生所指「每次金融危機過後,美國都變得更加強大」的最佳實證嗎?
對於雷曼迷你債券事件,有評論員指出,有關銀行若不盡早贖回債券產品,相關資產便會愈加貶值,投資者最終只會血本無歸。美國方面以清盤程序受阻,拖延回購進度,迷你債券等產品不斷跌價,並不損彼國的利益,只是債券持有人受苦。
2008年10月26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呼籲,各界要留意金融海嘯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對香港市場的影響。是日後,恆生指數便低見10,600點,及後反彈5,000點,足有百分之五十的升幅。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於本月初表示,金融海嘯將以各種形式出現,並且帶來更大衝擊。到目前執筆為止,恆指在13,500左右上落,未見明顯下跌。
自美國次按問題爆破後,種種金融災難都被冠以「百年一遇」的稱號,像在預示股市將一落千丈,低迷不振。本港政經界領袖亦對全港市民「好言相勸」,呼籲市民要小心金融海嘯第二、三波的衝擊。實際上,以往任何重大政治經濟事件,官員領袖通常只會安撫市民,鮮有如斯高調警告投資者,要小心及後的衝擊。回顧19世紀美國建鐵路網的事件,再看今天「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難道還有人敢說這不是某些西方大國玩弄財技的把戲嗎?本港政經領袖在未知是否有人定調的前提下,實應慎言。當以三思而後行的態度,告誡投資者應量力而為,勿過度投資,已經足夠。「好言相勸」雖不為過,但誤墮別人圈套,當了傳聲筒而不自知,卻甚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