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國」在港台關係中的位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7]     我要評論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展望未來,只要台灣當局和主流民意傾向「統一」,兩岸關係就會不斷鞏固和不斷拓展;與此同時,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將不斷深化,從而,港台關係不僅將更受制或取決於兩岸關係,而且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剛過去的2008年對中國之重要,不僅在於它以特大自然災害來磨練中國人民,以成功舉辦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語)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屆殘奧會」(國際殘奧會主席克雷文語)來激勵中國人民,以「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危機及其引發或伴隨的全球性經濟衰退來考驗中國人民,而且,以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來鼓舞中國人民。

 2008年5月國民黨重掌台灣公權力,為兩岸關係重大突破提供寶貴契機。12月15日兩岸終於基本實現「三通」。

 台灣與大陸關係重大突破,帶動香港與台灣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取得重要進展。香港入境事務處已為來港經商、旅遊的台灣同胞提供更大便利。香港貿易局台北辦事處已投入運作。香港工商界精英聯同在港台商積極籌組「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

 從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提倡兩岸「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亦即提出兩岸「三通」議題,到「三通」目標基本達至,整整用了30年。

 回顧30年兩岸關係和港台關係,可以得出兩個基本觀點:一是港台關係受制或取決於兩岸關係;二是正因為港台關係受制或取決於兩岸關係,港台關係即使在經濟和民眾交往層面,也具有強烈政治意味。

港台關係的兩個基本觀點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時,兩岸關係未「解禁」,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前途問題剛列入兩國政府議程而未解決。港英當局不欲香港成為台灣與大陸交鋒的舞台,即不欲介入兩岸爭端,港台關係似有若無。是在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簽署、並且在蔣經國先生為兩岸關係「解禁」之後,香港既作為台灣與大陸經貿、交通往來的中轉或中介,又直接與台灣建立起經貿聯繫,才使香港與台灣的關係成為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意義的雙邊關係。

 換言之,在中英聯合聲明和兩岸關係「解禁」前,由於香港屬於中國仍存爭議,也由於兩岸為「中國」主權的鬥爭仍處於完全敵對狀態,以致港台關係似有若無。在中英聯合聲明確定香港回歸中國即香港與內地(大陸)屬於一國,而兩岸關係「解禁」意味著台灣與香港所歸屬的「一國」不再完全敵對時,港台關係才可能建立並發展。

 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尤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7年7月1日成立後,港台關係就完全受制或取決於兩岸關係;準確地說,受制或取決於台灣當局對於「一個中國」的態度。

 李登輝當政時,先接過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又開放兩岸關係「禁令」的政策,爾後,一步步偏離「統一」而倒向「台獨」,終於拋出「兩國論」而暴露「台獨」真相。緊接著,以「台獨」為綱領的陳水扁上台,倒行逆施,把台灣引入「台獨」死胡同。兩岸關係在官方層面幾無寸進,在民間層面艱難前行,港台關係也就無實質性突破。換言之,只要台灣當局反對「一個中國」而推行「台獨」,屬於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就無法與台灣發展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

兩岸關係突破帶動港台關係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帶動港台關係取得重要進展,關鍵就在於:台灣國民黨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即「一中原則」。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先生在就職演說中明確宣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2008年8月26日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董事長瓦斯蓋茨(Mario Vazquez Rana)採訪時稱,兩岸關係「應該不是兩個中國,而是在海峽兩岸的雙方處於一種特別的關係」。

 儘管「一個中國」內涵各自表述意味著「一國」對兩岸關係的維繫仍然是含糊而鬆動的,但是,與李登輝當政時比,尤其與陳水扁當政時比,目前,兩岸關係處於認同「一國」原則而得到迅速發展的佳景。

 在短期,兩岸基本實現「三通」對於港台經貿關係會有一定負面影響。然而,展望未來,只要台灣當局和主流民意偏離「不獨」而傾向「統一」,兩岸關係就會不斷鞏固和不斷拓展;與此同時,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將不斷深化,從而,港台關係不僅將更受制或取決於兩岸關係,而且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誠然,進步和發展總是曲折的。因此,我們更珍視並努力發展當前兩岸關係好形勢,港台關係也應借兩岸關係之東風而更上層樓。

相關新聞
「一國」在港台關係中的位置 (2009-02-17)
中美軍事關係新動向 (2009-02-17)
社會責任不可忽視 (2009-02-17)
市民關注本港空氣污染 (2009-02-17)
美總統與港高官的薪酬 (2009-02-17)
集中精力保就業 部分立法應暫緩 (2009-02-16)
貿易保護主義不得人心 (2009-02-16)
國際油價的輿論受操控 (2009-02-16)
打破「富不過三代」宿命 (2009-02-16)
美俄關係會引發世界大戰嗎? (2009-02-16)
朝鮮:以強硬爭取主動的背後 (2009-02-14)
謹防港人消費信心疲弱 (2009-02-14)
美式保護主義暗渡陳倉 (2009-02-14)
評吳淑珍出庭 (2009-02-14)
控制學童肥胖刻不容緩 (2009-02-14)
中美共製一件「合身外套」 (2009-02-13)
內地旱災警示:不能「靠天吃飯」 (2009-02-13)
消費券建議不應一刀抹殺 (2009-02-13)
迪園加價 政府豈能無動於衷 (2009-02-13)
運用智慧 善用盈餘 (2009-02-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