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金融海嘯影響下,香港勞資關係日趨緊張;近4個月來的工潮較去年同期急增6成。圖為電盈員工抗議場面。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文森)經濟嚴峻,企業要節流保利潤,打工仔要保飯碗保福利,雙方形成對立局面,甚至觸發工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出,過去4個月發生的勞資糾紛,較去年同期激增64%,當中4成個案發生在去年12月。有工會透露,經濟不景下,僱主唯有向員工「開刀」,減薪、放無薪假、削減員工獎金等措施勢令勞資關係變得緊張,呼籲僱主要加強與員工溝通;有僱主組織亦坦言,今年進行各種節流的企業數量較往年增逾10倍,冀員工體諒僱主的難處。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金融海嘯之下,過去4個月發生54宗大型勞資糾紛,較去年同期急升64%,尤其在去年底,單在12月便出現22宗大型糾紛,較2007年同期多出15宗。
僱員議價力低擴分歧
張建宗預料,經濟艱難下,勞資關係更趨緊張,不排除勞資糾紛個案會增加,呼籲勞資雙方共渡時艱、互諒互讓,不要輕言裁員,「企業在迫不得已、或已用盡一切可行方法時,才以裁員作最後一步。」他說,目前勞工處調解的成功率為72.7%,是自1994年以來最高,勞工處會密切注視勞資問題,在源頭協助斡旋及調解。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副理事長鄧祥勝表示,僱員議價能力低,目前市況下,勞資雙方分歧擴大。他稱,目前有僱主改變員工佣金計算方法,例如零售業界,「以前每個售貨員要達到2萬元quota(營業下限),先可分到2%至3%的佣金,但經濟不好,公司現要求加quota至4萬元,但佣金都只是2、3%,就引起員工不滿。」
節流企業數急增20倍
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吳宏斌也表示,金融海嘯陰霾下,企業紛紛採用不同「招數」減省成本,包括減薪、削減員工獎金、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期及削減工時等,進行這些節流措施的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0至20倍。
他解釋:「大部分公司生意不好,都要減薪、減工時,大家有爭拗,雙方如果傾唔掂,就會爆發工潮。」他說,特別是部分規模較大的中小企,員工人數多,僱主和員工出現糾紛的機會較高。
勞資常溝通可減磨擦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葉偉明表示,在金融海嘯下,經濟環境不明朗,勞資關係漸趨緊張,認為企業在採取任何減薪或裁員行動前,應經常與員工保持溝通,減少磨擦,總好過事件惡化後才補救,亦影響企業形象。過去多次的工潮均顯示,勞資雙方的協商和溝通極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