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張元濟與世博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上海張元濟故居。 (網絡圖片)

黃 元

 今年一月,民革上海市委向市兩會提交了一份提案:為1910年即提出積極參與世博融入世界的中國近代文化名人張元濟建立生平陳列室,並逐步恢復淮海中路1285號「上方花園」先生故居——此園係先生命名,寓意「陽氣萌生」之地,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增添一處人文景觀和歷史遺產。

 張元濟,光緒壬辰進士,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戊戌變法時得光緒破格召見,政變失敗,被革職。後任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管理譯書院事務兼總校,1901年以「輔助教育為己任」,投資商務印書館,此後長期從事文化教育出版事業,直至辭世。

 他是近代歷史上唯一一位見過光緒、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毛澤東「中國五位第一號人物」的人。毛澤東對他禮遇優渥,不僅兩次召見,1949年10月全國政協會議閉會後,還親自將他「送於門內」,盛讚商務印書館辦得好,出書有益於民眾,說他讀過該館出版的《科學大全》,「得新知識不少」。

 張元濟順應世界潮流、跟上時代節拍,可說是中國文人中第一位深知世博會重要性並積極參與的人。1905年比利時列日世博會,清政府將參展事宜交由洋人操辦,結果展出刑具、鴉片、煙槍、小腳繡鞋。當地華僑、留學生憤怒遊行,抗議「辱國尤甚」。張元濟聞知此事,喟然長歎曰:「世上會有故意張揚自己短處,以博取外人恥笑的事嗎?」

 1910年,張元濟作了一次環球遊考察,在歐洲訪問了荷蘭、英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法國等九國,後又前往美國訪問。他特意安排7月抵達比利時,因為布魯塞爾世博會定在那時舉行。他費時數月,前後七次往訪;大清國參展情況,使他大失所望:

 一曰展場偏僻。法、德兩國展場,位置顯眼、寬敞明亮、建築宏偉;而中國展場偏處一隅,與法屬越南、老撾毗鄰,同非洲袖珍小國摩納哥相比,亦黯然失色。

 二曰展品匱乏。與我國一衣帶水之日本展覽會場,儘管只是日商私人前來參展,然展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而中國展品,僅只瓷器、繡品、漆器、扇子、字畫之類,不逮國內蘇杭京廣雜貨店,難副「地大物博」之稱。

 三曰門庭冷落。大清國展場,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西方人士絕少光顧、駐足;偶然經過,總是走馬觀花,指指點點、搖頭蹙額、不屑一顧,旋即轉身離去。

 張元濟心情沉重,感慨良多。幸得中國留學生劉子琦陪同,遊覽了風光旖旎的馬士河。這裡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抑鬱心情為之稍解。張元濟詩情勃發,在劉子琦贈他的馬士河風景圖片背面,題詩一首:「小小山河點綴多,居然名勝數歐羅。故鄉風景非無比,舉目荊棘可奈何?」並題「書此志慨,兼示子琦」,以作紀念。

 回國後,張元濟撰《中國出洋賽會預備辦法議》一文,載於當時最有影響之《東方雜誌》7卷9號。他為大清國在世博會上黯然失色、顏面無光,深感痛心:「直使西人以為吾國之工藝與吾國政府之提倡實業不過如此!」

 張元濟列出清廷對歷屆世博會的投入數位: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博會,70萬銀元;1905年比利時列日世博會,銳減至13萬銀元;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僅區區2萬銀元!他認為:泱泱大國,以區區小錢參展,是遠遠不夠的!

 該文結合布魯塞爾世博會中國展館佈置狀況,對中國與會宗旨及參展辦法,提出了中肯、有益的建議,呼籲國家以此為契機,大力振興實業,追趕世界先進水準。最富遠見的是,張元濟還提出了為世博會培養專門人才的主張。

 張元濟認為:「吾中國欲廁足於世界,不可不以賽會為之先導。」他深諳知易行難,故主張身體力行。在他的主持下,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大量有關世博會的書籍,宣傳世博知識;在此後的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1920年費城世博會上,他們都以自己出版的書籍、玩具、儀器、樂器等參展,成為中國企業中最熱心參與世博的一家。

 鄭觀應是一位出色的預言家:「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起。」2010年,張元濟奮鬥一生的東方大都會上海,將要舉辦世博會。先生泉下有知,定當額手稱慶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喬冠華魂歸故里的遺憾 (2009-02-24) (圖)
豆棚閒話•淺說錢鍾書的歌劇引文 (2009-02-24)
亦有可聞•張元濟與世博會 (2009-02-24) (圖)
古典瞬間•看古人如何講感情與講原則 (2009-02-24) (圖)
文訊•紀念羅志華 《活在書堆下》新書發佈 (2009-02-24)
歷史與空間•五百羅漢——從沙田萬佛寺說起 (2009-02-21) (圖)
古典瞬間•再發現唐詩和《老子》 (2009-02-21) (圖)
文化觀察•新高中改制,怎麼講「五四運動」? (2009-02-21) (圖)
藝術工作者的自保問題 (2009-02-21)
文貼士•《東華三院檔案資料彙編》新書發佈會暨講座 (2009-02-21)
歷史與空間: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2009-02-18) (圖)
豆棚閒話:小芥蒂翻成大恩怨 (2009-02-18) (圖)
亦有可聞:我為夏夢伴奏 (2009-02-18) (圖)
來鴻:鍾明善捐贈傳世佳作 (2009-02-18) (圖)
文訊:中大講座,河南省委書記開講 (2009-02-18)
歷史與空間•北宋黨爭的一次暗戰 (2009-02-17) (圖)
文化世態•也說霸王別姬 (2009-02-17)
古典瞬間•元軍攻日失敗與馬可波羅 (2009-02-17)
豆棚閒話•早期華人登上毛里求斯郵票 (2009-02-17) (圖)
亦有可聞•古代的棋癡 (2009-02-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