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小芥蒂翻成大恩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蘇雪林

 ■劉誠龍

 蘇雪林與魯迅雖然同時代,但不同輩分,兩人沒同過事,按理來說,他倆是沒有什麼利害衝突的,然而,自魯迅覆蓋「民族魂」的輓幛永遠離開世界這個鐵屋子後,蘇雪林開始了其半生罵魯生涯,其語言之尖刻,立場之堅定,謾罵之長久,被人稱為罵魯第一人。

 兩人為什麼如此交惡?好像也找不出一個標誌性事件來,汪修榮先生所著的《民國教授往事》裡說,蘇雪林出道之初,本來是特別崇拜魯迅的,由崇魯一變為反魯,起因之細小,讓人不敢相信。1928年,蘇雪林在文壇嶄露頭角,是年7月7日,北新書局的老闆李小峰組織了一次作家派對,受到邀請的有文壇宿將魯迅、林語堂、郁達夫,也有文學女青年蘇雪林。蘇氏此時借了成名之作《綠天》,贏得盛譽,也贏得尊嚴,卻不料,林語堂將其引到魯迅面前時,蘇氏伸出了其纖纖素手,準備與偶像親密接觸,但魯迅沒有伸出手來,只是朝她點了點頭。場面突然變得尷尬起來,蘇雪林臉上泛紅,林語堂也面上發窘。

 魯迅與蘇雪林的「握手門事件」,讓蘇雪林永遠關閉了她對魯迅崇拜之門。魯迅新故,按說,可以忘卻恩怨了,人都死了,還說什麼呢?蘇雪林卻不惜犯了不對亡靈說不是之忌,寫了《致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專攻魯迅「私人行為」,謾罵的調門相當高,連蘇氏的老師、魯迅的論敵胡適也覺得過火,勸她「舊文字的惡腔,我們應該深戒。」而蘇雪林莫說深戒,淺戒也不戒,從此拉開了其半生罵魯生涯,她罵魯迅是「誠玷污士林之衣冠敗類,二十四史儒林傳所無之奸邪小人」。刻薄之極,無出其右。

 上個世紀,文人之間、學者之間、教授之間等人群之間的撕裂,可能是史上所未有的「盛況」與「奇觀」,這也許可以做一個博士論文,做一部現代文人恩怨著作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政治站隊的分化與思想立場的分野。

 拋開政治立場的宏大敘事,從人的性格弱點來看,上世紀學界大家之間的人群撕裂,也是不可忽視的大因。蘇雪林與魯迅,其中固然有政治與思想立場因素,但其個人性格也不可小覷。在蘇魯之間,蘇雪林的小家子氣畢現無遺,而其他大家呢?是不是都是胸懷寬闊?也很難說。如果不為尊者諱,魯迅先生也是有其性格弱點的。魯迅先生與顧頡剛先生由朋友而成怨懟,也讓人不勝唏噓。

 魯迅先生與顧頡剛之間,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好像也沒有政治立場的對立,顧先生是歷史學家,對政治沒啥興趣,其一生,都把自己投入故紙堆裡,一個純粹的學者,與政治何涉?而他與魯迅雖沒鬧到你死我活,但卻是有你無我。他倆原先同在廈門大學當教授,也算是同事,但後來,誰也不願意與誰對面,你見不得我,我也見不得你。魯迅離開廈門大學,到了中山大學去當教授,一個很大的起因是不願與顧共事,可是怨家路窄,顧頡剛雖然知道魯迅對他有想法,但沒想到魯迅對他厭惡已是無以復加,魯迅前腳離開廈門到中山,顧頡剛後腳也就跟了來。魯迅先生對學生說:「顧頡剛來了,我立即走。」連飯碗都不要了。與魯迅特別要好的許壽裳說,聽到顧頡剛來中山大學任教,「魯迅聽了就勃然大怒,說道:『他來,我就走。』態度異常堅決。」果然,顧頡剛1927年4月17日到廣州,魯迅馬上罷教,20日就辭職了。

 不但如此,兩人還鬧得要上公堂,官司雖不了了之,但兩人結下的樑子,已是解不開了。

 費解的是,魯迅與顧頡剛卻難以找出深仇大恨來,後人也只能從「細故」上來找蛛絲馬跡。魯迅曾寫《中國小說史略》的學術著作,陳源稱魯迅剽竊了日本學者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講話》中的《小說》一章,顧頡剛有次與陳源私下扯白話,也說魯迅有抄襲之嫌,這話傳到魯迅口裡,他就對顧氏心存惡感了;兩人在廈門大學當同事,一些生活小事,卻釀成了大恩怨。比方說,顧先生對廈大引進章廷謙先是反對,後來章氏來了,顧又給章「一大碗紅燒牛肉和一碗炒菜花」,魯迅說顧「陰險」,是「兩面派」;而引起魯迅特別反感的是,顧頡剛先後推薦潘家洵、陳乃乾、容肇祖等人來廈門大學當教授,這些人都是現代評論派的人,而魯迅與現代評論派是勢不兩立的,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裡寫道:「顧頡剛則日日夜夜在安插私人。」也就因這些很小的事情,累積相加,形成了魯顧之間的矛盾。

 還有一佐證的是,魯迅在廈大曾經很討厭校長秘書黃堅,事情起因也很小:廈大國學院要舉辦小型展覽,魯迅準備陳列他收藏的部分拓片。掛拓片要登高,魯迅在桌上放一把椅子,自己站上來,孫伏園自告奮勇幫忙保護。這時,黃堅因故把孫伏園叫走了,魯迅心裡很氣憤,他在給許廣平的信直白:「我之討厭黃堅,有二事:一,因為他在食飯時給我不舒服;二,因為他令我一個人掛拓本,不許人幫助。」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2009-02-18) (圖)
豆棚閒話:小芥蒂翻成大恩怨 (2009-02-18) (圖)
亦有可聞:我為夏夢伴奏 (2009-02-18) (圖)
來鴻:鍾明善捐贈傳世佳作 (2009-02-18) (圖)
文訊:中大講座,河南省委書記開講 (2009-02-18)
歷史與空間•北宋黨爭的一次暗戰 (2009-02-17) (圖)
文化世態•也說霸王別姬 (2009-02-17)
古典瞬間•元軍攻日失敗與馬可波羅 (2009-02-17)
豆棚閒話•早期華人登上毛里求斯郵票 (2009-02-17) (圖)
亦有可聞•古代的棋癡 (2009-02-17)
文訊•糅合中西藝術視野,新國畫閱讀時代──《對焦中國畫:國畫的六種閱讀方法》 (2009-02-17) (圖)
歷史與空間•湯顯祖的臨川四夢 (2009-02-14) (圖)
豆棚閒話•從箱根到伊豆 (2009-02-14)
古典瞬間•兩部假宋版《漢書》 (2009-02-14)
開卷有益•聊贈一枝春 (2009-02-14) (圖)
文訊•外傭故事.核心家庭再思──兼談文化研究的界隙視觀 (2009-02-14)
更 正 (2009-02-14) (圖)
歷史與空間•風雅豈止在「簽名」 (2009-02-11) (圖)
豆棚閒話•裡通外國而裡恨外國者 (2009-02-11)
古典瞬間•從搏虎者到「文侯」 (2009-02-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