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五牛圖》(1755年作)是擅長畫牛的名家黎奇的作品之一。

 ■朱育友

 古詩不少以牛為題材,蘇軾離開四川後第一首詩便是寫牛的。那是他二十一歲離開四川家鄉,前往汴京,路過長江黃牛峽時寫的《黃牛廟》:「江邊石壁高無路,上有黃牛不服箱。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磽確,兩角磨崖四蹄濕。青芻半束長苦饑,仰看黃牛安可及。」山上黃牛指廟裡的牛神。它不勞而獲得行人膜拜和享受豐盛祭品,而山下耕牛辛苦勞動,只能獲得半束芻草填不滿飢腸。蘇軾借此諷刺人世間是非不明、賞罰不公的現象,是別出機杼的構思。

 較多古詩寫牛,是為了點綴山水,於描寫靜態山林時,添插一兩句寫活動的牛,會顯得更有生氣。如張舜民《村居》:「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近人積水無鷗鷺,時有歸牛浮鼻過。」也有的詩以寫牛為主,借牛的活動來反映大自然之美。如華岳《驟雨》:「牛尾烏雲潑濃墨,牛頭風雨翻車軸。怒濤頃刻捲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晨騎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有的詩人憧憬農村安閒恬靜生活,寫牛是為了表示有歸耕隴畝之意。如王維《渭川田家》:「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依杖候柴扉……」文同《晚出村家》:「高原磽確石徑微,籬巷明滅餘殘暉。舊侶飄風採桑去,白袷捲水秧稻歸。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場滿雞亂飛。前谿後谷暝煙起,稚子各出關柴扉。」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天忽作晴山捲幔,雲猶含態石披衣。村南村北黃鸝語,麥隴高低紫燕飛。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騎牛歸。」所謂田家樂被有的詩人過度誇張就脫離現實。如陳宜南《老農》:「老農村裡別無營,惟知飽飯樂太平。天子駕來應不顧,低頭鞭犢自春耕。」其實在封建時代,農村生活之所謂安閒恬靜,不過是一種表面現象,哪有什麼「惟知飽飯樂太平。」凡是能接近勞動人民的詩人,都會寫出反映農民疾苦的作品。如崔道融《田上》:「雨足高田白,披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尚未明。」陸游《農田歎》:「有田皆種麥,有水皆種梗。牛領瘡見骨,叱叱夜猶耕。竭力事本業,所願樂太平。門前誰剝啄?縣吏徵租聲。一身入縣庭,日夜苦笞榜。人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回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老人倘得食,妻子鴻毛輕。」蘇軾《吳中田婦歎》:「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以上三首詩皆寫於社會比較安定的所謂太平時期,農民尚且如此辛勤勞動、貧困和負擔力不勝任的租稅,如逢天災人禍,境況就更不堪言狀了。元稹有一首描寫唐朝在削平藩鎮長期戰爭中農民生活的《田家詞》,說農民驅牛耕硬土,辛苦種出糧食,用牛拉車運送全部糧食去交租稅,糧食不足稅額,車被沒收,牛被屠宰吃掉,回來還要賣屋去補稅。詩長,限於篇幅,不能過錄。

 有的詩人寫牛別有寄托,如孔平仲《禾熟》:「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孔平仲是北宋名士,與其兄文仲、武仲,「皆以文聲起江西」,世稱「三孔」,與蘇軾父子兄弟之合稱「三蘇」相持並論。「三孔」皆反對王安石變法,在「黨爭」中屢被貶謫。《禾熟》詩大概是孔平仲被貶謫為惠州別駕之後,為表示厭倦宦海風波,不再奔兢利祿而寫的。托牛言志最具感人力量的是李綱《病牛》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這首詩質樸無華,是作者甘願為國家人民鞠躬盡瘁的真情實感。

 作者李綱是宋金戰爭時期,宋朝中最堅強抗金的大臣,但由於與當權的投降派水火不相容而屢遭斥逐。

 在北宋時期的徽宗年間,李綱官至監察御史。他高瞻遠矚,洞悉粉飾昇平的假象正掩蓋著四伏危機,上書警告將會發生內憂外患,觸怒了窮奢極慾、醉生夢死的徽宗而被罷官驅逐出朝。不久金國大舉南侵,兵鋒直指宋都汴京,徽宗慌忙傳位給兒子欽宗。欽宗起用李綱為兵部侍郎,主管軍事。李綱臨危受命,固守圍城,並傳檄四方出兵勤王,計劃勤王兵至而即切斷敵人歸路,一舉殲滅孤軍深入的金兵。可惜欽宗聽從朝中投降派主張,割地賂款向金乞降。金兵暫退,李綱即被投降派排擠,再遭罷官斥逐。事隔數月,金兵捲土重來,輕易攻下毫無戰備的汴京,徽宗欽宗皆被金兵俘虜,宣告北宋滅亡。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商丘另起爐灶,建立南宋政權。趙構史稱宋高宗。高宗起用李綱為丞相。南宋初立,國是未定,是抗金或降金?是放棄中原向南逃走或恢復中原?李綱入朝即力排眾議,主張祖宗之地尺寸不可讓人,中原人民不可遺棄。他建議南宋朝廷必須立足襄陽,利用西北強兵壯馬、東南財賦,收復中原,保衛關、陝,經略河北、河東,復國仇、雪家恥。他並採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可惜高宗已決計放棄中原,圖謀偏安東南。李綱執政七十五日就被罷免,貶斥於武昌。

 李綱在被貶斥之後,仍憂國憂民,為救亡圖存而嘔心瀝血。《病牛》詩作於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也就是作於貶居武昌之時,從詩意可知他之為國家為人民而鞠躬盡瘁之苦心孤詣,雖遭受多次貶逐而無怨無悔。其實高宗也了解李綱之治國才能和愛國忠心,在貶斥李綱之後,多次在軍國危機中以親筆詔書向李綱求計,李綱也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各次奏覆高宗諮詢之忠言讜論已載正史。傳世尚有李綱親筆墨跡《近被御筆貼》,是李綱在被貶之後,一次接到高宗與其商討邊防的詔書,而寫信告訴其親友的信札。信中告訴其親友云:「近被御筆詔書,以向具邊防利害,特加見諭。上恩隆厚何以克當。孤危之跡,去國十年,間關險阻,無所不至,拳拳孤忠,今乃見察,第深感泣……綱衰病日加,不復堪為世用,然靜而謀之則有暇矣。」此帖雖筆墨簡略,然已充分表達其為國家人民奉獻之忠心始終不變,恰與《病牛》的詩相表裡,可以並讀。此遺墨真跡曾流入清宮,被乾隆帝摹刻入石,列與三希堂。李綱於貶斥十年之後,病逝於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壯志未酬,姓名則流芳千古。近代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國勢阽危,朝廷中有識之士意識到表彰古代愛國人物,有利於鼓勵救亡圖存之民心士氣,遂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接受福建巡撫徐繼畬建議,詔令以李綱從祀孔廟。從此,李綱之神主得與諸葛亮、文天祥等人牌位同列於孔廟西廡,歲時享受國家祭典。「病牛」地下有知,或可稍舒「力盡筋疲誰復傷」之感慨。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2009-02-18) (圖)
豆棚閒話:小芥蒂翻成大恩怨 (2009-02-18) (圖)
亦有可聞:我為夏夢伴奏 (2009-02-18) (圖)
來鴻:鍾明善捐贈傳世佳作 (2009-02-18) (圖)
文訊:中大講座,河南省委書記開講 (2009-02-18)
歷史與空間•北宋黨爭的一次暗戰 (2009-02-17) (圖)
文化世態•也說霸王別姬 (2009-02-17)
古典瞬間•元軍攻日失敗與馬可波羅 (2009-02-17)
豆棚閒話•早期華人登上毛里求斯郵票 (2009-02-17) (圖)
亦有可聞•古代的棋癡 (2009-02-17)
文訊•糅合中西藝術視野,新國畫閱讀時代──《對焦中國畫:國畫的六種閱讀方法》 (2009-02-17) (圖)
歷史與空間•湯顯祖的臨川四夢 (2009-02-14) (圖)
豆棚閒話•從箱根到伊豆 (2009-02-14)
古典瞬間•兩部假宋版《漢書》 (2009-02-14)
開卷有益•聊贈一枝春 (2009-02-14) (圖)
文訊•外傭故事.核心家庭再思──兼談文化研究的界隙視觀 (2009-02-14)
更 正 (2009-02-14) (圖)
歷史與空間•風雅豈止在「簽名」 (2009-02-11) (圖)
豆棚閒話•裡通外國而裡恨外國者 (2009-02-11)
古典瞬間•從搏虎者到「文侯」 (2009-02-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