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全力保障就業 應對當前難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4]     我要評論

曾俊華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

 今次金融風暴的來勢波譎雲詭,現時難以準確預測對經濟的打擊,但未來的就業情況肯定充滿挑戰。保就業是一項應對金融風暴威脅而推出的社會和經濟工程。我們希望在有限資源下,能夠為最有需要市民提供最多的援助。亦正因情況難以逆料,我們更要善用資源,務使保就業措施一矢中的,萬一情況繼續轉差,我們亦將會有能力推出更多適時的措施,豐富保就業措施的內容,與市民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保就業是本年度財政預算案的主題,也是市民對預算案的期望。面對金融風暴,保就業措施不但可以維持經濟動力,更是保持市民信心的關鍵。所以,今年的預算案提出多項保就業措施,創造了約六萬二千個工作及實習機會,連同行政長官較早前宣布的措施,未來三年共創造了十二萬多個工作及實習機會,以本港三百五十多萬就業人口而言,這些保就業措施絕非杯水車薪,力度亦切中社會需要。

 為應付金融風暴造成的經濟收縮壓力,政府下年度的開支將超過三千億元。隨著基建工程陸續上馬,在未來幾年,基本工程開支預計每年平均高達五百億元,這數字是歷來工程開支的高峰。隨著這些支出陸續到位,將為經濟和職場注入動力。基建不但可以帶動經濟,也可以提升競爭力,從而創造就業。而預算案內各項新增服務,例如增加安老宿位、增加醫療開支和各項優化教育措施等,都會帶來就業機會。

 多管齊下的保就業措施,雖然不可解決失業問題,但將可紓緩一定的社會壓力,在困難時期,以非常措施,支撐局面。

措施切中需要 非杯水車薪

 保障就業最有效的方法,始終都是讓經濟全面復甦。所以,預算案提出多個經濟發展方向,例如中港經濟融合、創意經濟和綠色經濟等,都將會是我們經濟的增長點,為我們帶來長遠的商機和就業。但在短期而言,保就業的重點,則是在應對周期性失業,以有限的資源,對症下藥地紓緩失業問題。

 針對性地為失業重災區提供工作和培訓機會,一擊即中地協助最需要人士,是預算案的工作重點。在各行業中,建造業的失業高達7.2%,而裝修保養工程失業率更高達9.5%,情況最惹人擔心。所以,保就業措施為建造業的工友,帶來逾五萬七千個就業機會。此外,預算案提出要加快各項大小及基建工程,例如「樓宇更新大行動」不但維修一千幢舊樓,更會在未來兩年為工友開創一萬個就業機會。

 面對經濟周期導致的失業情況,保就業措施主要協助失業者渡過難關。施予援手需按緩急輕重,現時高技術工人如經理、專業人員等的失業率為2.3%,相反,技術工人的失業率則達4.9%。所以,保就業措施的重點是為低技術工人提供保障和支援,當中為受到失業困擾的白領,也創造了九千個工作機會。

 在各個年齡階層之中,青少年失業情況最為嚴重,現時青年失業率高達9.6%。我們念玆在玆,將「展翅計劃」、「青見計劃」保就業措施擴大,希望為待業青少年創造實習和培訓機會,增加他們的歷練,助他們成為香港經濟的生力軍。所以,我們增加大量資源,撥備三萬五千個名額。這些名額,可按社會需求而定,若社會需求增加,我們亦會作出配合。

善用資源 為持久戰作準備

 保就業是一項應對金融風暴威脅而推出的社會和經濟工程。我們希望在有限資源下,能夠為最有需要市民提供最多的援助。單靠政府開創職位,並非解決失業問題的良方;社會上需要的就業職位亦不可能、亦不應全數由公務員職位取代,否則政府的架構將會急劇膨脹。故此,在經濟困難時期,為社會提供臨時工、短期工和培訓實習機會的目的,主要是向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施以援手,讓他們透過培訓提升就業能力,資助他們渡過難關。在經濟回復正常,生機再現時,就業市場大量招聘人手,而培訓實習的經歷和工作經驗,將成為市民投入職場的本錢。

 今次金融風暴的來勢波譎雲詭,現時難以準確預測對經濟的打擊,但未來的就業情況肯定充滿挑戰。面對這種惡劣情況,我們一定會協助有需要的市民,毫不吝嗇地協助大家渡過難關。亦正因情況難以逆料,我們更要善用資源,務使保就業措施一矢中的,萬一情況繼續轉差,我們亦將會有能力推出更多適時的措施,豐富保就業措施的內容,與市民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相關新聞
全力保障就業 應對當前難關 (2009-03-04)
金融危機下會發生戰爭嗎? (2009-03-04)
「水平參照」助院校甄選學生 (2009-03-04)
兩岸新道德高地 (2009-03-04)
預算案應加強保就業 (2009-03-04)
雖不是鐵幕 也加深了裂痕 (2009-03-04)
胡溫尊重網絡民意 (2009-03-04)
修訂《勞動法》 助企業抗海嘯 (2009-03-03)
反思深層次原因 (2009-03-03)
改變經濟第一的環保政策 (2009-03-03)
推廣不如生產 (2009-03-03)
中法關係多事之秋 (2009-03-03)
預算案勿忘社會需要 (2009-03-03)
弘揚中華文化 實現民族復興 (2009-03-03)
發展貴金屬投資市場 (2009-03-03)
A股市場應向港人開放 (2009-03-03)
落實《綱要》 轉危為機 (2009-03-03)
推動香港成為文物交易中心 (2009-03-03)
香港有條件成為科技重鎮 (2009-03-02)
預算案應助中產解困 (2009-03-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