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詹宏志及其作品《綠光往事》
文:章 雋
中國內地有種說法很順口:港台。香港和台灣是差異明顯的兩個地方,但從中國內地看來又很相似;九七以後,香港成為特別行政區,這又讓台灣覺得大陸和香港更接近(比如台灣《中時電子報》,乾脆把香港新聞也歸類到「大陸新聞」下)。至於香港人,現在因為接納自由行遊客或北上發展,對中國內地的認同感增加,過去卻對台灣感覺更親切。
香港和台灣的這種複雜關係,在過去被稱為一部「雙城記」,而現在,兩地又怎樣看待對方?星期日,香港文化評論人陳冠中和台灣著名出版人、作家詹宏志,以及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博士,在商務印書館對談「港台兩地閱讀經驗」。以閱讀經歷,來回溯港台兩地過去的雙城故事。
詹宏志一直覺得香港對於台灣在戰後的文化啟蒙很重要。從他自己小時候說起,《今日世界》、《讀者文摘》、《南國電影》,這些都是他少年時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媒體,這些雜誌,要麼是香港發行的,要麼翻譯者是當時在香港生活的一時名家。
「王雲五選擇到台灣可能是他最大的錯誤,他要重建一個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但找不到有能力來寫書的。台灣(本土)原來的人只懂日文,有能力的都是『新移民』,就是現在說的『外省人』,沒辦法覆蓋那麼多方面。你必須先想像當年我生活環境的封閉和貧瘠,才會知道香港對我是一個透光的所在。因為香港在當時是華人社會唯一有大體上自由的地方。」
他特別說到作家陳映真。陳映真在台灣坐牢時,他的作品就成了禁書。詹宏志說,他第一次看到陳的書,是香港一家不知名的書店出版的「小草叢刊」裡的一本。「夜裡看了非常震撼,就想知道把這麼一個命脈留下來的香港出版社是誰?」
1984年詹宏志第一次來香港,「香江經驗」很豐富,他歸納為「動感的城市,積極的市民與生活形態,中英談判的陰影」。當時香港的書店給他印象深刻,像英文書店辰衝,賣中國大陸學術書籍的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店、旺角的二樓書店……他覺得香港是個不簡單的地方,既能接受一種對自由的嚮往,又有很多見識廣闊的人藏在民間,大眾文化發達,也是當時兩岸三地觀點交流的一個論壇。
現在,兩岸三地都在變,詹宏志覺得香港也面臨問題─這裡不再是一個中介的地位,也失去了兩岸封閉時期唯一活躍的文化中心的位置。但他對香港還是很有期待,因為香港社會很多見多識廣的人才可以提供可貴的創作和知識,這裡也能做世界性的營銷和英文出版。
陳冠中剛好反過來,他覺得不是香港對台灣文化啟蒙,而是台灣對香港文化啟蒙。以前的雙十節影展給他印象深刻,台灣的國語電影和國語歌曾一度是香港的精神食糧。他在不同場合曾多次提到個人啟蒙源於一間專賣台版書的叫做「文藝書屋」的書店,他在這兒看到了文星文庫和皇冠的書。「像留學生小說,梁實秋,殷海光,李敖,柏楊,林語堂,張愛玲……」
但他覺得,75年以後,台灣文化對香港的影響就小了很多。「現在講到的影響很多是70年代初,香港知識菁英的『朝聖之路』,之前是指向台灣,後來一方面是大陸的學術文化,一方面是香港的本地化。而整個80年代到92、93年,是台灣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時期,特別是87年報禁解除後到2000年,是台灣的黃金時代,最完整地將全世界重要的文化DNA建立起了一個資料庫,各方面都有人在寫文章。香港沒在90年代中汲取台灣經驗很可惜。」
相比詹宏志的樂觀,陳冠中就比較悲觀,他認為港台兩地互相學習的最好機會已經過去,那段時期剛好雙方的本土意識破土而出,不願他顧。現在中國大陸崛起,台灣也有本身的問題,要說能不能再有一個「雙城記」,他覺得已經晚了。
有意思的是,陳冠中曾在90年代從香港去台灣生活了6年,而現在,他去北京生活也差不多6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