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遵義(左)及劉兆佳(右)在優質產業小組研討會(教育服務)上,綜合教育界人士意見,希望內地放寬本港教育機構在內地辦學的限制。本報記者彭美芳 攝
【本報訊】(記者 彭美芳)中央政策組昨舉行教育服務小組研討會,跟進經濟機遇委員會於本月初建議發展教育產業的機遇。會後經機會教育服務小組研討會召集人劉遵義表示,目前本港每年只有18%適齡學生可以入讀政府資助的大學本科學額,有關比例需要提升,但受資源所限,建議修改大學法,增加私立大學辦學的空間,以大幅提升本港青少年入讀大學的比例。他亦引述與會者表示,希望放寬內地辦學的限制,讓港校獨立辦學,屆時港校在內地的分校頒授的學位,亦可獲香港認可。
昨日的會議邀請了教育局、中學、大學、持續進修機構等約40名代表參加,經機會教育服務小組研討會召集人劉遵義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於會後會見記者。
河套大學城 宜1校主建
劉遵義表示,現時本地每年只有18%適齡學生能進入大學本科,對比內地的廣東省(25%)、美國(逾60%)為少,與台灣做到百分百升讀大學,更是遠有不及。他指,如果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來增加學額,只會增加政府經濟負擔,會上教育界人士建議修改大學法,讓更多私營大學可提供本科學位,又建議本地8大院校到深圳或珠三角地區開辦自負盈虧的課程,配合知識型經濟的人才需求。
就教育界一直期望將河套區發展成教育樞紐,劉遵義指,佔地87公頃的河套區,原來實際只有30公頃可作發展。本身是中大校長的劉遵義曾到該區考察,他指中大對這區發展十分感興趣,但由於實質可用地只有30公頃,故「最好只由一間大學全力發展,才會建成具規模的大學城,若由多間大學合力發展,規模將會縮水。」
另研討會上,高等教育代表均大力要求能在內地獨立辦學,打破現時港校在內地辦學時「國際辦學機構」的標籤。按規定,現時本地學校到內地辦學,必須與內地機構聯合組成學校。劉遵義認為,「既然我們已經是一國,港校自然希望可在內地獨立辦學。」此外,院校亦爭取在內地所辦的課程,能取得和香港一樣的認可資格,即毋須再經香港學術評審局的評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