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每逢「五四運動」紀念日,國人總要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尤其是重提「五四」肇始的科學和民主的啟蒙意義。似乎,科學和民主的啟蒙已是過去式,但事實上,啟蒙在中國永遠都不過時。啟蒙是個複雜的人文科學命題,源於歐洲。18世紀的啟蒙運動徹底擊碎了中世紀蒙昧主義的屏障,使科學、人文和個性發展成為西方社會的主旋。「五四運動」擬人化為「德」、「賽」二先生,在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使科學和民主在中國深入人心。這種啟蒙使中國從思想觀念上和現代化接軌,也為中國融入世界提供了思想準備。
為融入世界提供思想準備
近年來,中國社會逐漸呈現出多元文化。最尖端和最前沿的西方文化思潮和最傳統最經典的中國文化能夠和諧相處,誠為中國社會的「黃金時代」。但此時,多元文化也有讓人迷惑的地方,信息時代的國人面臨著信息泛濫、表達混亂的迷惘。恣肆的表達,過分的自由往往使社會喪失了基礎理性,通過虛擬空間的傳導在現實世界造成集體無意識的庸俗、惡搞潮流。近年來歷史名人的被戲說、被惡搞,學界精英的譁眾取寵,文化名人的口水戰和讓人莫名驚詫的行為藝術等等。中國需要一場新啟蒙運動。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啟蒙?在筆者看來,中國社會多元文化的碰撞,多元表達的自由,既是啟蒙的手段又是啟蒙的結果。簡言之,中國社會當前已經在進行著啟蒙,而且發生著啟蒙帶來的善果。表象的混亂,文化的紛擾,恰恰是社會轉型期正常的現象。現在的中國人不乏勇氣,缺的卻是理智。所以,中國的啟蒙應該著重國民理性和理智的培育。
事實上,西方啟蒙運動的基礎就是理性,理性不單是指科學和民主,更指的是制度和規則。而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說到底也是理性,而這種理性的側重點在於道德的自我修養,以期實現「修、齊、治、平」的完美人生境界。這兩種理性的啟蒙具有互補屬性,前者是以外在的法治規則實現理性,後者是以個人道德修養實現理性。一體兩面,中西結合,恰是中國亟需的啟蒙。此外,中國的啟蒙還需要一大批領先時代潮流的思想家和智庫,而非頂著所謂「新自由主義」或「新儒家」名號的犬儒。
在「五四運動」90周年的時候,思想啟蒙仍是一個普世的人類課題。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式啟蒙需要更為宏大的視野,將思想放飛至更為遼遠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