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華語紀錄片節2009 張虹談兩岸三地紀錄片發展與差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麥收》

文:黃納禧 圖:采風電影

 如果在香港說要去當導演、拍電影,一般都會被人認為是不太現實的一回事;更莫說是拍紀錄片,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以「匪夷所思」的神情語句應對之。

 但何謂紀錄片?新聞透視、鏗鏘集?Discovery channel?可以相信,身在香港的你我都不特別了解,而知道香港有舉行紀錄片影展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事實上,由本地紀錄片導演張虹策劃,「采風電影」(全名「采風電影有限公司」)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已踏入第二屆,影展包括了兩岸三地甚至新加坡的作品,每齣都記錄了一時一地的社會情況,為觀眾帶來最真切的觀影經驗,感受華人社區中生命的脈動;為此,本報請來了導演兼策展人張虹介紹兩岸三地紀錄片的不同面貌,讓讀者對不同地區的紀錄片有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 不存在的文化生態

 影評人羅卡在上年的決賽評選後曾言:「來自兩岸三地加上新加坡的製作者/作品,以大陸的言說最為迫切、焦灼、震撼;台灣的在內容與表達技巧上比較平衡,顯出紀錄片的成熟感,而香港竟然沒有一部入選!」

 同樣,在今年的競選項目中,無論長、短片都未有香港的作品入圍,兩年的評審結果明顯反映出香港紀錄片的不足。

 「評審的標準是看質素不看地區,依上年的情況來看,香港的水準的確是有所不足。香港拍紀錄片的人鳳毛麟角,幾乎兩、三年才出一部,根本無形成風氣,但相比起來,大陸與台灣都已形成了一股拍攝紀錄片風氣。」

 這情況一點都不難理解。香港電影業的迅速式微是人所共見的事實,在連商業劇情片都站在懸崖邊沿的危急境況下,紀錄片這冷門的電影類型更是難以生存。

 「希望拍的人會有,但太多金錢上的問題要顧及,家庭、生活甚至要去還grant loan(政府的大學資助金),不免會令人卻步。」

 張虹亦坦承,就算有人去拍,有地方播放,亦未必能吸引到觀眾,這正是我們熟悉卻奇怪的香港文化生態。

 「香港的情況好慘,就算去大學播放,可以免費入場,都沒有人入場看。不要說文藝表演,連劇情片都未必有人入場。可以說,整個香港對文化藝術的興趣好薄弱;相反,大陸的情況比香港好好多,無論拍的人跟看的人都多好多,他們的興趣大好多。每逢去大學放映,都好容易坐滿。」

台灣勝在教育 大陸千變萬化

 正如前文述及,今年入圍競賽的影片,全由兩岸紀錄片主導,從數量來說,可謂平分春色;影展雖然少不了香港導演的作品,但三齣紀錄片,包括張虹的《選舉》、陳惠儀的《區議員》及張經緯的《音樂人生KJ》,都只能在影展的「推介影片」單元中放映。

 不禁令人疑問,香港紀錄片與兩岸的相去多遠?兩岸紀錄片的發展優勢為何?

 「台灣勝在有用心教導的學者,如台南藝術大學台大都有不錯的課程,至少已有8年左右的紀錄片系統教學,成績不錯;相反香港見不到有固定的紀錄片班,學校一般都不太重視紀錄片製作。」

 「台灣另一個優勢是有政府鼓勵。當地有公共電視台出錢拍攝與購買,也有專門的頻道播放紀錄片。我年前也同香港電台傾談過,但他們都有自己的節目要放,就算有興趣都沒有時段可以讓出來。」

 在政府與學校的支持下,在台灣早已形成了一股拍攝紀錄片的風氣;相較起來,大陸在電影審查制度之下,談不上什麼政府的支持,但業界中的氣氛卻是熾烈得很,同業之間互相支持,也在這個電影類型的「小圈子」中舉辦放映,導演間砥礪切磋,蓬勃的文化生態是香港望塵莫及的。

 「大陸則勝在人多,千變萬化什麼題材都有,他們的技術相當成熟,質素亦很高。」

香港人 憑什麼?

 「但其實香港導演的拍攝技巧好叻,而香港亦絕對有很多可拍的題材,如果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我可以一年拍三、四套。」

 「問題是眼界的局限與欠缺思考能力。第一,拍紀錄片要對外面事物有好奇心同興趣,如果沒有的話就拍不成;第二,有分析能力,面對一件事時會想,為何這件事會這樣呢……如果沒有這些能力,基本上拍不成紀錄片。」

 張虹直言,香港導演最欠缺思考的一環,但從對話中也很可以理解,過於壓迫的生活,年年月月要為生活奔波,也明知道拍戲很難保證收入,在各種的因素之上,似乎更是環境影響了導演(也如其他的藝術工作者)的發揮。「相比之下,在內地的生活水平還是較可以接受的,至於台灣又有較多的政府資助,它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佔優的。」

 「但香港有最大的優勢,就是自由,既無審查制度,影片播出後不怕惹上官非;在台灣拍攝關於政治的,就總不能同時藍、綠營都討好。」

 例如張虹最新的作品《選舉》,又或者是陳惠儀的《區議會》,光聽名字不免都連繫到政府部門與公共事務,然而在香港的自由環境之下,導演最大的本錢正正於此。

取向與出路

 不過,張虹也笑說,其實她並不是那麼認識政治的,就如《選舉》是從事件中表達各個候選人個性,去發掘他們在競選中表現如何,以電影看人性、人生是她更為鍾愛的。

 談及題材與表現方式,張虹進一步指出兩岸三地的不同之處。

 「台灣頗多『為民請命』式的紀錄片,可能是因為那邊有幾個在這方面有心得的老師,結果學生跟師傅,就拍了許多關注弱勢社群的紀錄片,如上年有一部《樂生活》,紀錄病人因痲風病院即將被拆遷而去抗爭;不過亦有另一派比較文藝同敘述個人情感的,社會性相對較弱,不過始終為民請命式的佔多。」

 「至於大陸就任何題材都有,而且普遍感情表現上都較熾烈,有點『上火』的味道,為民請命,對社會有不滿都會講出來;同時亦有一批較詩意的,講一地文化,如陝西山上文化等,好像上年的《佛陀「土焉」》,講當地的風土人情,感覺如沈從文小說般;又或者今年叢峰的《馬大夫的診所》和徐童的《麥收》,感覺如小說般,前者描述了形形色色的村民生活,後者則是記錄年青妓女生活,可見國內電影風格多樣化。」

 「而香港就似電視紀錄片,一方面可能訓練不同,因為大陸導演多從國外影碟途徑參考,看好多國外的作品;反而香港導演多沒有看過,是看電視片集如鏗鏘集等,所以拍出來比較像電視紀錄片。」

 縱然三地各有優勢與局限,但張虹對內地的紀錄片製作事業還是比較看好。根據她的觀察,因為國外流行「中國熱」,所以一般外國影展都較少留意台灣與香港的作品,就算有影人到國外參展,都會備受冷落,因此亦導致台灣的紀錄片表現出一種比較封閉式的思考,「向內搜尋」的意慾較強;反觀內地紀錄片(情況與其他獨立電影相類)以學習西方電影為基礎,因此也較傾向西方電影的風格。但這亦使有部分內地紀錄片導演缺乏信心,每每依西方標準思考,造成另一種局限。」

 「至於我們,最幸運的可能是依然有掙扎求存的空間,我們可以公映,就算外面(國外影展)無人要,都可以在自家地方公映。」

影展日期:5月13至5月29日

播映地點:香港藝術中心

得獎作品:

長片組冠軍:馬大夫的診所(叢峰,中國)

短片組冠軍:父親(李軍虎,中國)

     (名單待星期日揭曉)

相關新聞
華語紀錄片節2009 張虹談兩岸三地紀錄片發展與差異 (2009-05-19) (圖)
《麥收》風波及回應 (2009-05-19)
人物檔案 (2009-05-19) (圖)
聲光對談之獨立導演系列(下):走向那蒼茫而未知的─訪楊瑾 (2009-05-19) (圖)
銀幕短打:細說花木蘭 (2009-05-19)
中國獨立電影 二十年長征 (2009-05-12) (圖)
張亞璇 (2009-05-12) (圖)
聲光對談之獨立導演系列(上):現實撼動我心靈─訪潘劍林 (2009-05-12) (圖)
影音館:《怪誕隨意門》—要玩野,就要keep it fresh! (2009-05-12) (圖)
許鞍華 天水圍如何再說一遍? (2009-05-05) (圖)
銀幕短打:因緣際會軒尼詩 (2009-05-05)
聲光影評:《反轉豬腩是王子》當醜男愛上醜女時 (2009-05-05) (圖)
新戲預告:《霜花店》愛情三角錯 (2009-05-05) (圖)
雲翔 死後,便可永久居留 (2009-04-28) (圖)
影音館:《青春高校–回到17歲》 (2009-04-28) (圖)
聲光影評:《大耳無罪》夢想不能當飯吃 (2009-04-28) (圖)
新戲預告:《狼人外傳》經典角色大雜燴 (2009-04-28) (圖)
市川崑被遺忘之作《阿房》 (2009-04-21) (圖)
淺野裕子與市川崑的不了情 (2009-04-21) (圖)
銀幕短打:暑假檔期港片初探 (2009-04-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