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許鞍華 天水圍如何再說一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許鞍華最希望通過電影引發大眾對事件的關心與討論。

文:黃納禧 圖:高光

 訪問當天金像獎頒獎禮還未舉行,問許鞍華是否有信心,她笑說希望不要「光頭」便可以了。

 結果《天水圍的日與夜》在六項提名的情況中摘下了最佳導演、編劇、女主角及女配角四個獎項,成為頒獎禮中的大贏家。在獎項的光環下,有戲院已安排重映《日與夜》,一滿觀眾胃口,同時間也不免為即將於正場上映的第二部曲《天水圍的夜與霧》造勢,有望《夜與霧》承接《日與夜》的凌厲餘勁。

 但在4年前,許鞍華原來想拍的一齣《天水圍》,正是如今的《夜與霧》,卻因種種關係,才被《日與夜》後發先至。

起初無人投資

 在頒獎禮當天,拿下最佳編劇的呂筱華令更多人知道,《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劇本原來是一個發生於荃灣的故事;許鞍華最早有將「天水圍」拍成電影的概念,卻並非因受了《日與夜》劇本的啟發,而是源於2004年的一宗倫常慘案。

 「那宗倫常慘案是2004年發生的,我之後做了一年資料搜集,想在2005年開拍。」許鞍華口中說的案件,正是《夜與霧》故事的藍本:香港中年男人在內地結識了年輕少女,結為夫婦,但老夫少妻組成的家庭生活並不如意,後來更發展成家庭暴力,最後男人將妻女殺掉,釀成悲劇。

 「在05年參加HA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的比賽後,劇本已經寫好,但最終卻因為沒有投資而去了拍《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記得當年正是天水圍的不幸年,多宗悲劇發生,使天水圍蒙上了「悲情城市」名號,而許鞍華的劇本,亦因其寫實而找不著投資者,一度擱置起來。

 眾所周知,《日與夜》原本只是一齣電視電影,後來在上年的國際電影節中受到觀眾追捧,這也許是因為許鞍華的魅力,也可能是太久缺乏「很地道」的香港電影的緣故,無論如何,《日與夜》在各方面都贏得了口碑,也間接促成了《夜與霧》的面世。

 許鞍華坦承,在《日與夜》後,如果找不到資金拍劇情片,就會將倫常慘案的劇本拍成「七女性」系列劇集的其中一集,結果因為《日與夜》的成功,終於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開拍《夜與霧》。

天水圍非天水圍

 縱然說兩齣電影如「二部曲」上場,從文本內容而言,《日與夜》與《夜與霧》是無法相比的。如果抱著對如《日與夜》般淡然、溫情的期待進場,《夜與霧》的悲情與血腥定必令觀眾大吃一驚。

 早明言故事以真實慘案事件作為藍本,故事講述滅門慘案中的男主人公李森在內地認識了年輕少艾王曉玲,更結為夫婦,生有兩女。不過,電影早段已透露了兩人分裂的導火線—李森不滿妻子出外工作(俗稱「拋頭露面」),常以為她要「勾佬」、拋夫棄女;同時間,王曉玲亦不滿李森不自力更生靠綜援度日,在性生活上更被李森虐待,使她欲帶同女兒逃離丈夫的控制。

 故事直線發展,由最初貌似溫馨氣氛(李森載女兒上學、鄰居讚李森似「好好先生」)到愈漸變得陰森(王曉玲被性虐待),其實,觀眾理應一早已可估計到李森的變形與暴力的爆發,只是不可得知他暴力的極點為何,一切如陷於夜與霧中。

 「戲名是羅啟銳起的,《夜與霧》本來也是一齣法國電影的戲名,電影講述納粹黨人兇殘的一面,但我並非說天水圍是集中營,只是想透過這一意象去講天水圍淒慘的另一面。」

 電影中段,敘事變得更加龐雜,間或插敘王曉玲兒時在四川的生活以及夫妻二人回鄉的一段,這難免使人覺得《夜與霧》因此變得冗長,但許鞍華卻以為這一段十分必要。

 「事件本身的女主角便是這樣。她原本在四川的生活與到香港時的生活有很大分別,為逃避生活的困苦而到香港來,結果卻發生了如此的悲劇,這帶給我很強烈的感覺。」

 正如前文所述,李森與王曉玲的關係充滿暗湧,一切看似溫情的鏡頭都成為了過後慘案發生的強烈對照,李森於殺妻前徘徊河邊,近鏡表現他如獸的一面,麗姐的「虎毒不吃兒」敵不過人性的殘酷。鐵鏈緊緊鎖上,夫婦女兒四人無一倖免。

 「不過在我看來,整個故事準備好以後已經不再只是講天水圍的,因為這一類案件,如嫉妒、虐妻、中年男人殺害老婆,世界上每一處地方都在發生,只不過當時天水圍正正發生了這宗事件,而當時香港社會又有許多催生這種事件發生的因素,才發展成一個天水圍的故事。但事實上不代表只有天水圍才有這些事件,亦不代表其他地方不會發生,所以這故事是universal(普世)的。」

說故事的立場

 也不同於《日與夜》近乎無修飾的如實再現(儘管亦會有人說過分「美化」天水圍社區),《夜與霧》似乎更增添了對社會不同團體的控訴──或者應如許鞍華所說,不應是「控訴」,而是她的「立場」。

 在李森夫妻間的恩怨始終及回溯王曉玲的四川背景之外,家庭暴力問題的線索亦相當明顯。王曉玲帶女離家出走,結果把議員、社工、警察與婦女庇護中心等各個社團牽涉到事件當中。議員的愛莫能助,似乎顯示了政府架構的職能問題;社工嘗試幫助修補夫妻關係,卻難以知道二人各自掩飾的怨恨;警察在事件發生前後反應不同,被居住在婦女庇護中心的其他受害者責備,但兩個團體都無法提供使王曉玲長久安全的方案。事件中,所有應該可以提供援助的團體終究無力阻止悲劇發生,但許鞍華的寫實卻不在於「控訴」,她認為,更重要的是開啟討論的空間。

 「我嘗試較公平地去對待警察及社工,可以這樣說,他們已經盡了力,只是最終幫不上忙,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去批評他們,要他們為案件負上責任,這樣並不公平。各個團體都有責任,但最大責任的應是男女主角。試想,你處理不了的問題不代表別人可幫你解決,有些事情是要自己解決的,深層的部分別人永遠幫不上。」 

 「正如現在的人有事都去示威,這個趨勢是好的,要求開放及改善,但同時亦會將好多事情簡化及以找代罪羔羊作終。我希望事情不是如此的,嘗試去改善之餘應先要去了解。」

 誠如許鞍華所說,《夜與霧》是「天水圍」的,同時也並不止於「天水圍」;《日與夜》可能也是如此,兩齣電影其實只是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好與壞—甚至孰好孰壞,似乎都充滿了無數可討論的空間,至少,許鞍華應是這樣想的。

 《天水圍的夜與霧》上映日期:5月7日

相關新聞
許鞍華 天水圍如何再說一遍? (2009-05-05) (圖)
銀幕短打:因緣際會軒尼詩 (2009-05-05)
聲光影評:《反轉豬腩是王子》當醜男愛上醜女時 (2009-05-05) (圖)
新戲預告:《霜花店》愛情三角錯 (2009-05-05) (圖)
雲翔 死後,便可永久居留 (2009-04-28) (圖)
影音館:《青春高校–回到17歲》 (2009-04-28) (圖)
聲光影評:《大耳無罪》夢想不能當飯吃 (2009-04-28) (圖)
新戲預告:《狼人外傳》經典角色大雜燴 (2009-04-28) (圖)
市川崑被遺忘之作《阿房》 (2009-04-21) (圖)
淺野裕子與市川崑的不了情 (2009-04-21) (圖)
銀幕短打:暑假檔期港片初探 (2009-04-21)
聲光影評:為何德國?為何納粹? (2009-04-21) (圖)
新戲預告:碩克艾佛朗 青春繼續發放 (2009-04-21) (圖)
游乃海當個導師 廖銘賢拍齣《六虎》 (2009-04-14) (圖)
鮮浪潮得獎名單 (2009-04-14)
同場加映:劉韻文《無情雨》為外傭發聲 (2009-04-14) (圖)
影音館:飆車電影音樂時移勢易 (2009-04-14) (圖)
聲光影評:《20世紀少年第2章》承先啟後不易為 (2009-04-14) (圖)
台片新浪潮 還看2010年 (2009-04-07) (圖)
銀幕短打:《神鎗手》怎樣也比《跳出去》幸運 (2009-04-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