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這個6月,對於上任以來長期人氣低迷,被人譏稱「低空飛行」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來說,是繼續忍受煎熬的艱難之月,也是他所有政治賭注全部押上的希望之月。這個月已經過去了一半,人們不禁要問:麻生「鹹魚翻身」的機會到底還有多大?
盟友臨陣離去
這個6月送給麻生的「見面禮」,除了安理會對朝鮮的新制裁決議外,就該是一批資深自民黨眾議員秘密發動的「倒麻」行動,散發傳單呼籲提前解散眾院大選。
比這更讓麻生難受的打擊接踵而至:自己曾經的鐵桿政治盟友、總務大臣鴆山邦夫在12號宣佈辭職。事情緣於日本郵政公社總裁的人事任免。這個日本郵政公社非同一般的公共企業,而是2005年前任人氣首相小泉純一郎強力推行郵政民營化改革的產物,當時負責改革的,就是現任該企業總裁西川善文。這位現年71歲的老人是日本橫跨政商兩界的名宿,曾在三井、住友等銀行擔任高管,小泉當年不顧風險執意推行郵政民營化改革,並最終贏得勝利、廣獲好評,此公居功至偉。5月份反對黨聯合向東京地檢機關告發此人賤賣國有資產,有重大舞弊嫌疑。作為日本郵政公社的主管上司,鴆山邦夫力主撤換西川,小泉及其支持者卻全力維護,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的麻生最終忌憚小泉勢力,只好犧牲鴆山。
此事的微妙之處還在於,鴆山邦夫乃民主黨新任黨首鴆山由紀夫的胞弟。他在這項人事任免上與反對黨遙相呼應,辭職後又有傳言他會離黨出走甚至投奔乃兄。這對於風雨飄搖的麻生政權來說,不啻再挨一擊重拳。
福無重至、禍不單行。日本媒體炒作鴆山辭職的熱度尚未消退,緊接着傳出的兩個消息更讓麻生如坐針氈:一是一名厚生勞動省局長牽涉牟利案被逮捕;二是在剛結束的千葉市市長選舉中,民主黨支持的一名不見經傳的31歲小伙子,居然輕鬆擊敗執政兩黨提名的年過六旬的現任副市長,成為日本最年輕的市長。日本媒體普遍將這一勝利視為隨後東京都議會選舉的風向標,而東京都議會選舉則又是未來眾院大選的風向標。
噩耗接二連三
與此同時,上月剛剛因民主黨前黨首小澤一郎牽涉醜聞辭職而有所回升的麻生內閣民意支持率,再度出現可怕下滑。日本共同社6月13、14日的民調顯示,麻生內閣支持率為17.5%,比5月份大幅減少8.7%;不支持率增加10.4%至70.6%。相對於民主黨38.5%的政黨支持率,執政自民黨僅為19.8%,創下了民調以來自民黨執政時新低。
麻生曾將希望寄托在這幾個月國內經濟出現趨穩甚至回暖跡象,進而以成功挽救日本經濟作為負隅頑抗甚至「鹹魚翻身」的政治籌碼,但迄今日本經濟仍在下行,民眾也並未認可他在這方面的才能與努力。內政不彰,麻生唯一的指望就是外交了。朝鮮核試驗帶來的東北亞緊張局勢似乎能給他加分,7月份將要參加的八國峰會、中日韓峰會等外交大戲似乎也能給他挽回點面子。但是,除非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局勢急劇升級甚至面臨戰爭危險,其他的外部事件或者外交秀,即使排場再大、關注度再高,都很難讓麻生絕地反擊得逞了。
與前任安倍晉三、福田康夫信奉「逃字訣」相映成趣的是,麻生信奉「拖字訣」,就是拒不下台、支撐到底。但按照日本憲法,本屆眾議院選舉最遲不應晚於今年9月6日之前舉行,麻生還能拖多久?前有民主黨咄咄逼人的迎頭阻截,後有自民黨內暗流湧動的倒戈,更危險的是,腳下的民意基礎卻越來越薄弱,麻生「鹹魚翻身」機會越來越渺茫,恐怕隨時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