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灣綠化經驗足堪借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8]     我要評論

梁美芬 立法會議員 環保促進會主席

 香港近年興起講環保,講綠色經濟和生活,但在一海之隔的台灣,台北市很早已經着手建設綠色城市。今次我前往台灣訪問,感受到當地政府對綠色生活的推動不遺餘力,很值得香港參考。

 台北市長郝龍斌上任後,大力在當地推動綠色建設。今年四月,台北市政府推出「台北好好看計劃」,鼓勵民眾拆除舊建築物,以綠化方式改變都市景觀。此外,郝龍斌又積極建設「生活化自行車路網」,鼓勵市民以單車代步,減少使用汽車。這種在大都會中建單車徑、並提倡使用單車的構想,十分大膽。「台北好好看計劃」除了綠化城市外,還可創造6,000億(台幣)經濟效益,施工前後更可創造二萬多個就業職位,可算是推動綠色經濟的典範。

減少廢物:回收才是硬道理

 香港在今年七月開始徵收膠袋稅;在台灣,十年前已經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及分類回收計劃,目標是要做到「資源循環零廢棄」。當地自98年開始推動資源回收以來,垃圾回收率由原來的5%,提升至2008年底的超過41%;每人每日產生的垃圾量也從1.143公斤,降至0.520公斤。本港的垃圾處理方法是以堆填為主,導致現有的堆填區快不敷應用,需要開闢郊野公園;而台灣90%以上無法回收的垃圾是採焚化方式處理,減少廢物體積後再堆填。有趣的是,在過去五年間,經焚化後的垃圾殘渣,再利用率高達53.2%,當中可回收到36萬公噸鐵及6萬公噸其他金屬,這些資源的價值竟也高達7.8億台幣,可謂「垃圾都有寶」。

 活化淡水河更是郝龍斌任內最重要的施政目標之一。去年的測試結果顯示,淡水河的水質比以前乾淨不少,雖然還不可飲用,但河中生活的魚類增加了,難聞的氣味也漸漸消失了,為歷年最佳水質。訪問期間我們一行人忙裡偷閒,到了淡水遊覽,視察一下那裡的保育成果。我們看見當地的遊客數目不少,淡水河的兩旁也開了不少土產店和咖啡館,足見郝龍斌成功整治淡水河後,連帶令當地的經濟也獲得發展。香港人經常誤以為環保會拖慢經濟增長,但從活化淡水的成功例子看來,事實並非如此。現時本港東南九龍發展計劃中,有關治理啟德河的部分,我認為可以向淡水取經。

推動環保要有政治勇氣

 在會見郝龍斌的時候,他對我們說,台北市推動環保也並非一帆風順。在落實執行初期,所帶來的不方便,會導致激烈反對聲音。作為負責任的政府,若知道某項政策是正確的,就不應因反對而退縮,要堅持下去;民眾在習慣了以後,慢慢就會接受。我想港府在推動環保方面也應有同樣的決心。

 在今年的預算案中,財爺提出要搞綠色經濟,但內容只限於電動車和綠色建築。在台灣,「推動全民綠色消費」已經列為政策目標之一。當地設有完善的綠色生活資訊網,並有「環保標章」制度,即香港所謂的環保標籤。截至去年,台灣的標章制度已成功吸引1,055家企業和團體實施環保採購,下一步還計劃推廣至政府機關及民間團體,務求最終達至全民綠色消費。反觀香港,政府實應效法其他城市,積極支持推廣環保標籤和實踐環保採購,藉以推動近年鼓吹的循環經濟。本港目前既然已有一些環保組織在致力推廣環保採購及環保標籤,港府理應提供更多資源和政策上的配合,予以協助。

 發展與保育,其實並非矛盾的事,綠色也是可以融入生活中的。今次到了台中,令我大開眼界的是當地的誠品書店,其外牆覆蓋了15萬棵樹木,而書店內部的某道牆更是全部由植物構建而成,令一道綠化外牆在陽光及微風下顯得特別漂亮。對我們這班生活在石屎森林中的人來說,簡直是蔚為奇觀。這道綠色的牆啟發我,原來要把綠色事物融入生活,是需要創意和想像的,港府不妨多用點腦筋,把創意產業與綠色經濟結合起來,成為本港的新支柱產業。

相關新聞
香港政黨的功能缺失 (2009-06-18)
上合擴容 「金磚」成型 (2009-06-18)
台灣綠化經驗足堪借鑑 (2009-06-18)
垃圾堆場 環保村莊 (2009-06-18)
莫向母語教育亂加罪 (2009-06-18)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2009-06-18)
給吸毒青年一個機會 (2009-06-17)
從黨政分開到黨政合一 (2009-06-17)
抗疫也要政治化? (2009-06-17)
港人的包容消失了嗎? (2009-06-17)
高官主動減薪是進步 (2009-06-17)
「均分」或可用於中印爭端 (2009-06-17)
「金磚四國」合作前景廣闊 (2009-06-17)
香港需要深層次思考 (2009-06-16)
奧巴馬豪賭「全民醫療」計劃 (2009-06-16)
理性處理正生書院糾紛 (2009-06-16)
資金流向決定一切 (2009-06-16)
伊朗大選:變與不變 (2009-06-16)
基建項目應注重效能 (2009-06-16)
金管局新總裁的不二人選 (2009-06-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