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池莉參加香港作聯的活動
■梅 真 (香港大學研究生)
從池莉的「十年藏」說起。
十年前她冒險做了個實驗:她要用十年時間遠離媒體,不主動申報任何獎項,不參加文壇活動。因為在多年來的文壇、媒體(包括網絡)的喧囂與躁動中,文人獨立寫作和思考的自由受到了威脅,她需要沉靜下來。十年來她種菜、旅行、思考、寫作、平淡地生活。
你以為池莉是誰?哪個作家不擔心被人遺忘呢?「無論網絡時代或者別的什麼時代到來,我都會從事寫作。我選擇寫作最主要是因為熱愛,就像愛情一樣沒有道理。外界怎麼對待我的作品,那都沒有關係。我聽前人的教導:做人要修身養性,寵辱不驚。」多年前在訪談錄裡,她表明已經做好準備。
然而,「十年藏」的實驗是成功的。雖然十年中新的作家不斷湧現,文壇在網絡時代風雲變換,但至少有十萬忠實讀者多年來一直對她「不離不棄」。她在十年中出版的小說如《生活秀》、《所以》等等,仍然熱賣。
再次出山,池莉首先選擇了到港大來做駐校作家,我有幸做了她兩個月的「經紀人」。
見面之前,我總猜想能擬出《你以為你是誰》、《冷也好熱也好活着就好》、《有了快感你就喊》、《一去永不回》等這樣的小說題目的作家,會有着什麼樣的性情呢?
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人大代表,魯迅文學獎等多項文壇大獎的獲得者,當代著名的「新寫實主義」作家……和她相處時,可以忘掉這些名號,你以為池莉是誰?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她是一個真實的「俗人」。她不介意別人說她的小說「世俗化」,也不在乎別人說她是「小市民作家」。因為她認為應該有更廣闊更自由更真實更人性的文學。「我們誰能夠不是小市民?誰能夠不出沒於市井?你以為你是誰?……這種虛偽真讓我噁心!」池莉看到,連大家閨秀張愛玲都固執地聲明自己是一個俗人,魯迅也寂寞悲哀地說自己決不是一個振臂高呼的英雄,她也永遠不會否認自己的胎記、皮膚和頭髮的顏色以及自己生存的歷史環境,不會否認自己的渺小和卑微。「這一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
她是一個性別意識強烈的女人。在地鐵上她和我講起她去阿拉伯國家的見聞,說那裡的法律特別偏向於維護女性,比如特別規定小偷如果向女性行竊就要砍手。「這是應該的,因為女性天生就比男人弱小,就應該得到更多的保障才公平。」池莉認為這種法律制定得很好,對男女天生的不平等是一種彌補。在她的小說中也常常見出她對女性和男性之間正確關係的思考。
她是一個和女兒有着心靈感應的母親。女兒亦池剛到英國讀書時,幾天都聯繫不上。池莉十分擔心,她終於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女兒的MSN裡找她的英國朋友問。但她不知道密碼,打不開MSN。相關的生日、電話號碼、紀念日數字,她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最後一次,她閉上眼睛靜下心來,一串數字浮現在腦海裡,她馬上輸入MSN,竟奇跡般地打開了!女兒接到電話時異常驚訝:「媽媽!你怎麼會知道我的密碼?」因為這密碼不是母親所能知道的任何數字組合。池莉說,她自己都嚇了一大跳,「太奇妙了,我不得不相信母女之間心靈感應的強大力量!」
有着世俗的真實,文人的灑脫,作家的自信,母親的用心,女人的獨立,她活在自己掌握的命運狀態裡,越活越明白。
池莉不是誰,池莉就是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