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親吻爸爸的面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祝天下父親,父親節快樂! 網上圖片

萬家宜

 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全天下爸爸的大日子 ——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來了。今天,為人子女的我們藉着父親節向爸爸表達謝意和愛意,爸爸們除了甜在心頭,相信亦不忘暗中鳴謝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因為她受母親節啟發,為天下父親爭取一個節日。

斯馬特先生的故事

 在杜德夫人十三歲那年,她的母親過身。她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妻子離世後立志不續弦,決心帶大六名兒女。斯馬特先生曾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勳彪炳,儘管如此,他甘於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

 杜德夫人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因為斯馬特先生白天在農場中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做家務及照料各孩子的生活。幾十年後,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正當子女們盼望能讓父親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於1909年病倒辭世。

 同年,杜德夫人參加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想念父親。那時,她明白自己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並不下於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她將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 Rasmus),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父親致敬,並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後,深受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讚許及支持杜德夫人推動「父親節」的構思。翌年春天,杜德夫人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停奔走努力,不久便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於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72 年正式國定紀念

 其後,1966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佈當年 6 月第3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直至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並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萬家有成員是六月生日,為了避免攝取過量蛋糕,通常將生日蛋糕轉化為父親節蛋糕,既可慶生辰,又可逗爸爸開心。萬爸爸雖說不用慶祝父親節,但每年看到蛋糕總是笑不攏嘴。既和媽媽慶祝母親節,又怎不會和爸爸慶祝父親節呢?萬家子女絕不厚此薄彼。

 有人說母親節受人重視全因女性明知懷孕期間會經歷妊娠不適,要忍受生產時的「十級痛楚」,仍要十月懷胎。當孩子出生,許多妻子都把重心放在孩子的身上,忘我地照料他們的起居飲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投入他們的世界。媽媽為自己犧牲許多,曾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自然而然認為孝順一個為我付出的人是必須的。

 又或許是當孩子的常問爸爸到哪去,媽媽把「爸爸上班辛苦,賺錢養家」掛在唇上。不曾外出工作的孩子不會太理解,只見母親為着家中大小事務團團轉,鮮見父親幫忙做家務,加上爸爸的威嚴,令孩子不敢過於親近,怕父親不喜歡,遑論跟爸爸大肆慶祝父親節。

 回想小時候,爸爸的工作時間較長,媽媽教導我們做孩子的要乖,爸爸累了,就要讓他好好休息。我們跟爸爸最親密的時間是他下班回來,兄弟姐妹爭着為爸爸開門,拿拖鞋;爸爸為我們看家課。也許我是家中最小,爸爸會叫我用小小的雙腳,為他踏背按摩,好讓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他鬆鬆筋骨和肌肉。

 每個家庭自有他們的親子方程式,但我總相信越是年紀小的孩子平日多黏着爸爸,性格更像冰山的父親也會融化,在父親節作出任何肉麻舉動,爸爸和孩子亦不覺突兀。比方可向乒乓球技高超的爸爸討教;與酷愛觀看足球賽的父親一同為心中支持的隊伍吶喊助威;和喜歡釣魚的家嚴垂釣,為晚餐加菜。

為父親多花心思

 選購母親節禮物不會太難,只要平日多留心媽媽跟你說喜歡甚麼或是缺少甚麼即可,要不一束康乃馨也可令她笑逐顏開。但爸爸則要多花心思,因為男性不太主動向別人說出自己的需要,甚至會收藏起來,所以若觀察不到,不妨開門見山,直接問個清楚,免得好心做壞事。有朋友知道父親的剃鬍刀壞了,買了新的當作父親節禮物,深知老父生性節儉,一定留着不捨得使用,他便先斬後奏,把舊的扔掉,奉上新的剃鬍刀。誰知父親不但沒有感動,反而放下剃鬍刀,往垃圾箱內翻,幸好,舊剃刀終能找回。原來,舊的剃鬍刀乃是朋友的逝世母親送給父親的結婚周年禮物,兒子的粗心大意,有可能令老人家耿耿於懷。

 說起老人家,我們不難發現社會上確實存在着不一樣的「爸爸」和「媽媽」。他們可以是孩子的外公外婆,或是他們的爺爺奶奶。真正的父母也許是為口奔馳,又未有能力聘請保姆,只好找來自己的父母幫助。這情況倒是比較幸運,孩子得到父母和祖輩的疼愛,最不想見到的是真正的父母因種種原因分開後,撒手不管,把孩子當作人球一樣,推來推去。無奈地,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才化身另類「爸爸」和「媽媽」。如果這些孩子學壞了,真教「爸爸」和「媽媽」老淚縱橫。

 所以,不管你是來自哪種家庭,都要乖乖學習和守法,做一個有用的人,以答謝真正的父母或是另類「爸媽」對你教與養的恩情。現在就親吻爸爸的面頰吧,他一定非常滿足。

相關新聞
百家廊‧親吻爸爸的面頰 (2009-06-21) (圖)
翠袖乾坤‧美麗家園 (2009-06-21)
娛視觀 ‧《拉貝日記》不應錯過 (2009-06-21)
琴台客聚‧新聞變小說素材 (2009-06-21) (圖)
生活語絲‧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 (2009-06-21)
隨想國‧臭豆腐 (2009-06-21)
醫情識趣‧化解家暴 (2009-06-21)
百家廊:《高考1977》 (2009-06-20)
琴台客聚:讀者「們」正錯難分 (2009-06-20) (圖)
翠袖乾坤:正能量少年 (2009-06-20)
海闊天空:青春版崑曲 瘋魔台灣 (2009-06-20)
杜亦有道:本人存疑 (2009-06-20)
隨想國:臭味 (2009-06-20)
詩幻留形:梁宗岱與純詩 (2009-06-20)
百家廊‧知識人的反思與困局 (2009-06-19) (圖)
翠袖乾坤‧文學博彩化 (2009-06-19)
一網打盡 ‧提早賞月 (2009-06-19)
琴台客聚‧暗號和密碼 (2009-06-19)
生活語絲‧談「洗腦」 (2009-06-19)
扶林晚風‧中亞游牧人的伊斯蘭化 (2009-06-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