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堅
家庭暴力事件頻生,早前元朗一對夫婦,因為感情及家庭問題發生爭執,丈夫涉嫌以拳打妻子,而妻子感到不忿,以菜刀還擊斬傷丈夫,丈夫的手部受傷須入院,結果兩人同告被捕……
每日翻開各大報章,總是會看到有關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的報道,家庭暴力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暴力的個案不斷增加,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香港的家庭抵擋危機、貧窮、壓力、衝突及困難的能力愈來愈有限,當家庭裡家人關係變得緊張及極端地不平等時,家庭暴力就容易發生,嚴重的,會造成無辜的人命傷亡,進一步令社會不和諧。需要被照顧的,除了被虐的婦女或兒童,還有目睹事件的家人,以及往往被忽略的施虐者,他們也極需要適切的社會服務。
健康人生不單指身體上沒有病痛,其實心靈和社交方面的健康亦同等重要。以虐妻為例,時常被虐打的人會經常失眠、發惡夢、自我形象低落、感到自尊受損、常常孤立自己,甚至抗拒與人接觸,社交一定受到影響。經濟不好,人們找不到工作賦閒在家,又或在外工作受了氣,累積着的壓力無從抒發,就容易遷怒於親人,將發洩的情緒帶到家中,就算是小事也會無緣無故發起很大的脾氣。夫妻關係越來越差,最後就可能引發家庭暴力。
解決方法就是提升人們的情緒智商,夫妻間應互相遷就、互相諒解、包容、分擔責任及關心對方,家長與子女相處,減少責罵與體罰,多讚賞和溝通、關心並協助子女解決問題。子女亦應諒解父母的辛勞,明白父母也是為他們着想,多分擔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遇到糾紛應保持冷靜,妻子要留意對方是否情緒高漲狀態,在行為和言語上有失控,並應盡量拖延時間,可以倒一杯冰水讓對方冷靜。另外,盡可能不要在丈夫面前求救,以免再刺激對方情緒,在安全的情況下離開當時現場後報警及尋求庇護。當子女遇到父母爭執,並越演越烈時,最好借故外出,避免成為代罪羔羊。可找社工或專業人士傾訴,協助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