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別錯過《地球很美有賴你》(Home)。
甫開場才知道是粵語旁白,雖然這對電影傳達有關愛護地球的信息會有普及效果,但個人卻更願意聽到法文旁白。為什麼不懂法文,會喜歡這樣的選擇?答案是因為相信信息的傳達有種美感,法文的音樂感和味道更能傳達關懷的信息。
一個惡形惡相者在人面前咆哮,即使他的說話甚有道理,內容亦有大義,但那種叫囂的樣貌也會把好意驅走,因而箴言說得好:「說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跌落銀網子裡。」金果銀網,就像電影《Home》裡頭顏色和音樂的配合,在互動地製成效果。
朋友問這齣由法國人導演、花了十五年時間籌備、走訪了五十個國家的紀實電影,跟戈爾的《絕對真相》怎樣比較?兩者同樣發出了警告,但我認為法國攝影師恩亞祖貝特杭跟洛比桑的組合更可觀更收效果。其實道出真相及說服人群,並不靠理性辯論或數據。一幀圖片一個影像甚至一把聲音,如果呈現得宜,足以推動人群行動,這都是我們所曾經驗之事。
恩亞祖貝特杭把地球上的繽紛色彩活靈活現:非洲褐色的土壤,歐洲碧綠的葡萄園,委內瑞拉的濺白瀑布,亞馬遜彩色的叢林,印度婦女身上的橙紅布衣,南非草原上斑馬和奔馳着的馬群與大象,對比着上海、紐約、杜拜和拉斯維加斯的人工城市,名人們怎樣竭盡及花光了地球,把其他物種趕盡殺絕。
但《Home》比《絕對真相》態度樂觀,片末對那些愛護地球及拯救行動者予以嘉許;一切都主要以影像及聲音遊行,洛比桑的節奏掌握是描寫的主脈,即使刪去了一切旁白,效果會同樣震撼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