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我認為開放粵港「自駕遊」計劃有利兩地融合,對旅遊業發展亦有一定幫助,但港府必須與內地相關部門作出適當規劃,配套安排及對駕駛者的支援作出妥善安排,好使計劃能夠成功順利推行。
粵港居民往來日益密切,所以,提高兩地過關便利程度,方便兩地居民融合,已是大趨勢。只是,目前在一般市民駕駛私家車出入內地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據報道,港府正積極爭取今年十月,在深圳灣口岸落實粵港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制度試驗計劃。
兩地車流量尚有較大空間
粵港雙方去年底同意試行發出一次性跨境私家車牌照,並決定選擇在香港與內地首個實施一地兩檢的關口,即深圳灣口岸實施,原因是深圳灣的設計較為現代化,而且使用量未達飽和,有極大的擴展空間。
事實上,深圳灣口岸在零七年七月一日開通後兩年以來,在人流方面,有顯著增加,由最初單日只有一萬多人次,升至今年上半年有九百萬人次使用,平均每日有近五萬人次。然而,車流方面的增長速度就顯得較為遜色,雖然也有穩定升幅,由最初的日均一千五百多架次,升至目前的日均七千四百多架次,但仍與預計在開通初期,每日可達二萬九千八百架次的估算有相當大距離,反映深圳灣口岸仍有很大的吸納車流量空間。所以,讓深圳灣口岸作為一次性特別配額私家車過關口岸,不但不會增加壓力,更能善用資源,並可為日後的港珠澳大橋做好試驗。
不過,當香港的私家車可以較易北上後,可以預見大量缺少內地公路駕駛經驗的「新手」司機,將會躍躍欲試,申請配額作「內地自駕遊」。有汽車團體便表示,內地與本港的駕駛規定在多方面都有不同,港人司機不習慣的內地規則,如在內地遇上紅燈時,車輛仍可轉右,只是不可轉左或直行等,又如內地是左蒂璅恩茩輕銕h是右行車,二者的安排,可謂截然不同,一不留神便易出事。
應幫助兩地司機適應環境
我同意這批「新手」司機將面對大量適應問題,除了要適應內地駕車文化習慣外,更要面對內地交通條例及駕駛標示與香港的異同、遇意外或壞車時的求助和維修問題等。如果沒有足夠培訓,他們很易如一些「假日司機」般,常會發生意外。所以,政府在推出此一計劃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宣傳教育及與業界合作,向這類「新手」司機提供協助或訓練,好助內地駕車新手適應。
另外,駕駛汽車難免會遇到故障及意外問題,一旦內地駕車新手在內地遇到這些問題時,本已人生路不熟,更有機會身處較偏僻的地區,特別需要協助。他們均渴望知道應找哪個部門協助及聯絡方法等。故如何準備提供這方面的資訊,也是不容忽視的。
除了「新手」司機的問題,計劃更涉及發放原則、申請手續、兩地車牌的互認制度,以及環保、汽車保險、跨境驗車服務和交通執法等要求,這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總之,這個計劃是粵港兩地融合必須要走的路,故計劃宜盡早推出,但在推出初期,牌照的數量則不宜太多,以便觀察成效,從而作出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