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山西省發展策略的觀察及建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04]     我要評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後記

劉佩瓊 全國人大代表 理工大學會計與金融學院副教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到山西省視察九天,山西省人大及政府安排了緊密的行程,費了不少心思,雖然十分匆忙,還是值得的。玆就觀察提出的意見及建議記錄如下。

一、山西省高度集中的經濟結構

1.產業結構要多元化以促進發展

 山西省是中部地區六個省份之一,面積11.6萬平方公里,人口3374.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6,000多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省市區的20、19及16位。煤炭儲量1056億噸,佔全國總量三分之一,居於首位。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4.7:60.0:35.3,是全國最集中於第二產業的地區。在第二產業中,又高度集中於重工業,其增加值佔工業的95.55%。在重工業中又集中於七大支柱工業:煤炭、冶金、焦炭、電力、化工、機電及建材等,共佔工業總銷售額的96.16%;而前四個與能源相關的工業已佔82.7%。當然,政府的稅收來源亦靠這幾個產業。而山西省出台調整振興規劃的十大產業是: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新型裝備製造業、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業、特色食品工業和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等,仍以重工業為主。產業集中的後果是對經濟循環的反應敏感、尤其是重工業、原料性產品及能源等。而輕工業及日常消費品較少受經濟起落波動影響,例如煤、石油及電力受國際市場影響很大。隨着增值稅改為消費性增值稅,更直接影響政府的稅收。為了使經濟較平穩發展,山西應考慮產業多元化,特別要加快輕工業及山西省有絕對優勢的旅遊業的發展。

2.創造就業機會以保持社會穩定

 在山西全省1600萬勞動人口中,就業人數在三大產業的比重為41.2:26.7:32.1。省屬五大煤炭企業職工隊伍60多萬人,全省農民工308萬人、出省務工66萬人,反映出山西省在農業及工業能吸納的勞動力有限。山西省對煤炭產業作出資源整合,通過合併收購,發展大企業、大集團,使全省礦井由目前的2600座壓減到1000座,使用機械化生產,以減少生產工傷事故。然而,山西省可能會面對在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就業問題。以上提出的產業多元化亦有助消化勞動力的就業壓力。

3.以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及建設新農村

 經濟發展使農業現代化及工業、商業起飛,隨着市場日趨繁榮,在中央及省市的政府投資之外,應鼓勵地方民營中小型企業,為市場提供人民需求大的產品。這樣一方面可以創造財富及就業機會,不必慨嘆以廉價能源換取外省的工業消費品;也為建設新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建設農村管治制度、提供公共產品及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打好基礎。

二、山西省煤炭業的改造發展及監管

 山西省作為煤炭儲藏量及生產大省,如何用好資源極為重要。煤炭業的改造主要經過併購發展規模化及規範化經營,中型煤礦以民營發展為主,關掉不及格及不合法經營的小煤礦,以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減少污染及生產事故。在職能分工方面、企業主體負責生產安全及政府負責監管的政策很合理。但是為了使制度有效地實施,負責政府安全監督的應是中央或省級單位直接執行,才能避免基層地方政府為了短期地方利益而監管不力、以至無法落實政策。

 在視察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利用煤炭廢料循環再用、延伸產業鏈及改善環保的企業,企業同時為農村創造了就業機會及創收、改善產業結構。我們參觀的一家工廠生產陶瓷器用品出口國際市場,其發展方向很令人感到鼓舞!

三、山西旅遊業的發展

 山西省的旅遊資源有絕對優勢。首先晉文化歷史悠久,從遠古開始,孕育了堯舜禹、三晉、隋唐的輝煌,近代則有晉商開拓了中國的金融業,還有今日仍遺留的廟宇民居建築、石窟彩塑等,現代又有當年八路軍抗日、文革的大寨等。然而、在旅遊資源及文物保護、旅遊的經營方式及水平仍有待改善發展。首先要從旅遊產品及路線設計入手,要有遠景及整體配套,提供多元化方式包括交通、酒店、服務、宣傳及監管等。主要考核標準是讓遊客樂意停留長一些、樂意消費及願意再來。最亟待加強的是旅遊業的教育及培訓、開放及引進外商投資、以吸取國際經驗。

四、對中央及山西政府的一些建議

 1.山西是一個資源大省,在過去的體制下受到國家政策的約束,例如生產及供應、價格限制等,為他省、甚至全國作出貢獻。他們應該取得一些相應的照顧及補償。最近提出的「中部崛起」策略下,山西的七個市取得振興東北的政策、更多的縣取得西部大開發的優惠,給予山西較好的發展條件,這是較合理的待遇。

 2.山西省的發展需要有優秀的領導班子、作較長遠的規劃,並且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可是,近年山西省的主要負責人轉換頻繁,大概每兩年一改,其中有大作為的好領導,壯志未酬就走了,無法落實計劃及政策,很使山西官民感慨不已。中央似要再仔細考核人事業績及安排。

 3.地方政府有作為是好事,可是每項投資計劃都有其機會成本或代價。公共工程項目要作嚴格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建造華而不實的大白象、或形象工程,更要防止造成後任官民的負擔。同時發展要保持地方特色,例如太原是否需要十道橋、超級的劇院等由外國設計、沒有反映地方文化的建築呢?小小的新農村裡建三間新廟宇、在大寨也建廟宇反映的是怎樣的國民文化水平呢?真讓人不解及難過!

 4.山西位處內陸,但是目前交通建設已經大為改善,為了掌握機遇發展,應加強與沿海地區及港澳台及海外的合作交流,除了引進投資之外,應加強教育革新及培訓,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

相關新聞
香港經濟轉型還能拖延多久? (2009-08-04)
山西省發展策略的觀察及建議 (2009-08-04)
正確對待「(口+靚)模」文化 (2009-08-04)
一蹴而就 亂中取勝 (2009-08-04)
惡紫不能奪朱 (2009-08-04)
勿被奧巴馬「面子攻勢」迷惑 (2009-08-04)
「一國三譯」折射兩岸三地文化 (2009-08-03)
加強德育教育 遏止青少年犯罪 (2009-08-03)
發展醫療產業的要素 (2009-08-03)
日本決策者的危險思維 (2009-08-03)
中共民主提到生死高度 (2009-08-03)
補選公投是假議題 (2009-08-03)
兩岸領導人需要默契和理解 (2009-08-01)
香港電台網絡版錯謬百出 (2009-08-01)
中國醞釀軍事大改革 (2009-08-01)
民進黨處境更困厄 (2009-08-01)
強銷普選如賣雷曼債券 (2009-08-01)
警惕西方打「民族問題牌」 (2009-08-01)
環保產業須靠政府牽頭推動 (2009-07-31)
政府應助失業中產轉型創業 (2009-07-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