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特區政府擬於新學年在大埔區中學試行「校本驗毒計劃」,建議引起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有青年團體憂及此舉侵犯青少年私隱,而私隱專員更去信教育局局長,表達關注。
問題的重心是「校本驗毒計劃」是否值得推行?若是,配套是否足夠?無疑,近年青少年吸毒之風日盛,「校本驗毒計劃」雖然不能直接禁絕毒源,但起碼收警惕之用,讓學校內外的毒品拆家、青年吸毒者清晰知道,特區政府全力打擊毒禍。由是觀之,「校本驗毒計劃」值得推行。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亦曾接觸曾吸毒的學生,深諳學生的心態,他們深憂一旦被驗出染有毒癮或曾吸毒,可能受刑責,或被學校開除。至於沒吸毒的學生,部分在高舉「私隱權」的背後,其實他們覺得:「我沒有吸食毒品,幹嗎要受檢驗?」筆者認為,他們反對的原因是認為這是成年人對他們施予的權威和壓迫。對此,我們要小心處理,以免產生反效果。
政府抗毒既要治標亦要治本
青少年的心態,我們不難理解。特區政府重申,有關學生有權拒絕驗毒。驗毒本於自願,這是正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參與的學校要作出明確的保證,若真的驗出有學生吸毒,不會開除或懲處他們,亦不會報警處理。即使警方接到舉報,亦不應拘捕有關學生。我們要令學生清楚知道:我們是幫助他們,而非懲罰他們。至於拒絕驗毒者,筆者認為社工或教師只能作「軟性跟進」,以誘導的方式問其因由,斷不可一口咬定他們就是染有毒癮,又或以「死纏式」迫他們驗毒。若我們開宗明義說此乃「自願」,若他們拒絕驗毒,我們應予尊重。
有些論者認為,校園無私隱可言,政府應強行推行「校本驗毒計劃」。在今天的教育方式與社會風氣而言,青少年自尊心強,要別人的認同與尊重,且強調權利與自由。作為成年人,我們實不能再向他們施以「強制力量」,否則,只會引來極大的反抗。因此,特區政府施行「校本驗毒計劃」時要步步為營,以合法合理為本,同時也要合情,顧及青少年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此計劃不是治本之法。青少年為甚麼吸食第一口毒品呢?這才是問題的根本。受到好奇心、受朋輩影響已是老生常談之說,政府如何在這方面多做宣傳的工作,這才是關鍵之所在。有人曾問,政府不是近一兩年不斷以「不可一不可再」系列宣傳反吸毒,又輔以實況如「每十五分鐘便要小便一次」等宣傳嗎?雖然片中指陳的俱是事實,但不少青年人向筆者表示,他們看了這些短片,沒有害怕,甚至不相信這是事實。筆者認為,政府在反吸毒的宣傳策略上可能要作調整,用「後果式」宣傳未必奏效;或可換另一角度,讓青年人知道,更多有益有意義的事情更值得他們去做,吸毒永遠不是好選擇。簡言之,我們要從「生命教育」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