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正確領導比議題更加重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蔭權新一份施政報告將以推動六大產業為主題。 本報圖片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以內地之大、內地居民人數之眾、內地發展之不平衡以及香港與內地在觀念上的明顯差異,香港某政治勢力欲借題發揮的藉口是太多了。這就要求特區政府提供正確的領導,引導香港社會與某政治勢力的圖謀劃清界限。這是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

 新一屆策略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2009年9月1日下午舉行,因飛機航班延誤,我未出席。幾天後,收到策發會秘書處來函,徵集關於新一屆策發會的議題。

 曾蔭權接任行政長官並於2005年11月重組策發會以來,目前已是第三屆。前兩屆沒有諮詢委員關於議題的意見,這一次新做法說明什麼呢?

 其實,香港缺的不是議題,而是正確的領導。徵集新一屆策發會議題,在我看來,正是當局或者缺乏自信、或者信心過分膨脹的反映。

 為什麼說「或者信心過分膨脹」?你看:推動六大產業發展以促進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的議題正在討論,2009-10年施政報告很快就會把結論公佈;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的諮詢即將於2009年第四季開始,大致範圍已由行政長官預告;校本自願驗毒計劃已定於大埔區試行;經濟正復甦(據財政司長判斷),證明特區政府近一年來「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策略已奏效……環視香港經濟政治社會領域,有哪一個問題不是已在特區政府處理之中或者已經取得成效?於是,就要問:有什麼新問題需要研究?

不缺議題 缺正確領導

 又為什麼說「或者缺乏自信」?道理很簡單,倘若香港已經存在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均已獲處理或者已取得成效,那麼,必定會出現新問題需要應對,因為,人類社會發展不會中止更不會終結;倘若當局心中已有一系列新議題需要研究和討論,新一屆策發會就很可能承繼前兩屆策發會的做法,由當局把每次會議的議題訂出並預先通知委員們以做準備。

 然而,無論缺乏自信還是信心過分膨脹,都明顯脫離當前香港嚴峻的經濟政治社會情勢,證明了香港缺乏正確的領導。

 即使以香港若干記者最近在烏魯木齊採訪時與個別武警人員發生衝突而遭受毆打或者手銬事件為例,也可以看出:香港缺乏正確領導以至缺乏對該事件全面的分析和對待。

 新聞記者被毆打或者被手銬是不能接受的,反映內地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執法隊伍在開放條件下提高執法水平(包括對新聞自由應有尊重和保護)的培訓;另一方面,香港的新聞工作者也需要提高在特殊環境裡克盡新聞工作者的職責又體恤執法隊伍的困難並盡量予以配合的水平。

 香港方面對於內地地方部門關於事件的意見包括對香港若干記者的指責表示不能接受甚至抗議,是合理的;另一方面,香港社會必須警惕,香港某政治勢力借題發揮,又一次掀起「反共反中央」惡浪。

 特區政府向中央有關部門反映香港新聞界對事件的強烈意見,是對的;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有責任引導香港新聞界給內地有關部門以時間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何況,香港中聯辦有關部門已向事件中的香港記者贈送了「水果籃」以示關懷;特區政府還有責任引導香港社會,把對事件的合理意見與某政治勢力借題發揮區別開來。

政治領袖須善於分析民意

 多年來,有人一貫以「民意」代表自居,卻不知「民意」是複雜的——對某一件事持有相似或相同意見的背後,往往是不同或不盡相同的立場或利益;基於相同或大體相同的立場或利益,有時也會對某一件事持有不同或不盡相同的意見。政治領袖必須對民意善於分析和正確分析。

 有朋友問:內地有關部門怎麼會製造這一事件,讓香港的反對派有機可乘?其實,沒有這一事件,香港某政治勢力也會尋找其他藉口來借題發揮。君不見:內地一位青年學者的一篇研究「一國兩制」的學術性文章不就被香港某政治勢力牽強附會、借題發揮了嗎?內地駐港機構一位中層負責官員的一篇總結「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文章,不就被香港某政治勢力大肆炒作了一番嗎?以內地之大、內地居民人數之眾、內地發展之不平衡以及香港與內地在觀念上的明顯差異,香港某政治勢力欲借題發揮的藉口是太多了。這就要求特區政府提供正確的領導,引導香港社會與某政治勢力的圖謀劃清界限。這是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然而,在這關鍵問題上,至今,特區政府未能把握好。

 舉一反三:隨着香港與內地聯繫的不斷深入、尤其經濟愈益一體化,香港居民會對內地事務以及內地涉及香港的事件表示不同意見,內地居民也會對香港事務以及香港影響內地的事件表示不同意見。談論香港政制發展是不能不顧及內地居民的意見的。

相關新聞
正確領導比議題更加重要 (2009-09-15) (圖)
曲解基本法 政改難達共識 (2009-09-15)
泡沫掩蓋泡沫 (2009-09-15)
中國有最好的社會制度 (2009-09-15)
應思釜底抽薪之策 (2009-09-15)
增撥款推動文化軟件建設 (2009-09-15)
梁家傑怎能取勝 (2009-09-15)
從兩岸三地愛國歌曲看國家民族認同 (2009-09-14)
「五區總辭」豈止無聊 (2009-09-14)
西方的外交政策與經濟利益 (2009-09-14)
從基礎教育到新學制 (2009-09-14)
曾憲梓知輕重 (2009-09-14)
應妥善處理新疆記者採訪事件 (2009-09-14)
新中國60年的變化和成就 (2009-09-12)
「九.一一」八周年:人類深層困惑依然 (2009-09-12)
奧巴馬學韜光養晦 (2009-09-12)
中國的確很強大 (2009-09-12)
反對派用法律玩政治 (2009-09-12)
香港專業人士對中國現代化的貢獻 (2009-09-12)
惡性通脹降臨 黃金能保值? (2009-09-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