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公民黨忽然「民主」,由否定黃毓民的「五區辭職」,轉變為比社民連更激進,提出了兩次辭職的方案,為全面封殺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埋下伏筆。其中,公民黨派出了陳淑莊、梁家傑分別在港島和東九龍出擊,參加補選。這個方案完全不同民主黨磋商,採取了先入為主、先到先得、搶佔地盤的策略。許多人都說,所謂補選就是公民投票,這不過是冠冕堂皇的騙局。從黃毓民到公民黨,其實都要利用所謂「辭職再補選」,把自己友拉下馬,乘機取而代之,這是損人利己的權力遊戲。
據立法會選舉的規律,任何一個政黨候選人,如果要建立自己的選舉樁腳,就要開展地區工作,在區議會提供服務,爭取選民支持。久而久之,這就形成了地區力量的勢力範圍。公民黨從來不做地區工作,只靠上電視台,以明星的吸引力,吸引游離選票。李柱銘作為民主黨的前黨魁,一直幹李登輝的賣黨勾當,全力支持公民黨上位,結果民主黨很多地盤都被公民黨逐步蠶食。這些大明星當選後,不過是開了一個議員辦事處,用公帑聘請一個議員助理,過海就是神仙。當區的選民,平日根本很難見到這些大狀。
民主黨的基層工作人員,把這些情況看在眼內,紛紛表示不會再支持這類大狀參選。陳淑莊和梁家傑出選港島區和東九龍地區,李華明和甘乃威慘被挖牆腳,都非常不高興。李華明公開說:「如果進行補選,在九龍東選區,梁家傑一定輸。」這無異是給公民黨的補選計劃潑了一盆冷水。更令公民黨感到悲哀的是:李華明指出,公民黨派人參加選舉,就應該由公民黨統籌有關助選工作,民主黨不會派人幫手。地區的助選人員,未必一定可以自動轉帳。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在九龍東選區,陳婉嫻所得的票數紀錄高過梁家傑的票數,如果一對一,梁家傑會敗在陳婉嫻手下。李華明這番話的意思,其實很清楚,補選的工作,反對派並不是贏梗,如果輸了怎麼辦?公民黨損失最大。沒有樁腳而企圖向民主黨搵着數借艇割禾,而且氣指頤使,基層的助選團就不買他的賬。反對派之間爾虞我詐,「五區辭職」不過是「冇米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