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蟹之亂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26]     我要評論

 ■張 悅

 秋風送爽,中秋將至,賞菊食蟹的時候又到了。相信大家對歷代文人詠菊的詩作不陌生,殊不知古人對蟹同樣多有描繪。

 文縐縐的古詩絕句先不說,先表表「一蟹不如一蟹」這句俗語。宋王君玉《國老談苑》記載:陶穀奉使吳越,忠懿王請他品嚐蝤蛑,陶穀未曾見此物,便問其名字。忠懿王見其好奇便命自蝤蛑至蟛蜞,凡十餘種以進,陶穀笑謂忠懿曰:「此所謂一蟹不如一蟹也。」此外,宋蘇軾《艾子雜說》也曾用此句並更為多數人知曉,大意是說艾子周遊列國,在海上見蝤蛑,繼見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體愈小,因歎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這句話現在仍被廣泛使用,詼諧幽默地形容了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的情形。

 蘇軾不光對普及「一蟹不如一蟹」這一俗語做出了貢獻,還寫了幾首與蟹有關的詩歌。如「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即為東坡自況,「尖團」指的就是螃蟹,因雄蟹尖臍,雌蟹圓臍而得名。除「尖團」外,螃蟹還有許多雅號:以其外骨橫行,稱橫行介士;以其內空無腸,稱「無腸公子」;因揚雄「蟹之郭索,心不一也」之句得「郭索」之名。此外,「菊下郎君」、「含黃伯」指的也是這蟹公。宋高似孫《蟹略》開篇《郭索傳》稱:「郭索,字介夫」,不熟典故的人肯定以為這是給哪個名人作傳呢。

 了解了螃蟹的這些雅號,便很容易理解古人那些不提一個蟹字,卻對蟹之形態勾勒得惟妙惟肖的詠蟹詩了。如唐皮日休《詠蟹》頗為生動活潑:「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又如唐彥謙:「物之可愛尤可憎,嘗聞取刺於青繩。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紅樓夢》第三十八回中的幾首詠蟹詩乘了《紅樓夢》的東風,流傳頗廣,尤以寶釵「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最為人稱道。

 食蟹之美味和樂趣更為歷代文人雅士多所描繪,正是「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第一」。如李白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陸游說:「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寫盡了就酒啖蟹的箇中滋味。更有宋人徐似道認為「不識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將螃蟹與廬山相提並論,大書特書「持螯把酒與山對」的悠閒生活。

 蟹如此美味,自然有人對其烹製之法多有研究。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宋朝傅肱《蟹譜》、宋朝高似孫《蟹略》、元倪瓚《雲桂堂飲食制度集》、清李漁《閑情偶寄》等均載有蟹的烹製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空閒的時候翻翻這些閒書,找個食譜,買幾隻螃蟹烹製一番,再約三兩好友,花下對飲,豈不美哉!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西安與京都——傳統手工藝產業政策實行的思考 (2009-09-26) (圖)
中國文化中心文化講座資訊﹕ (2009-09-26)
豆棚閒話:蟹之亂談 (2009-09-26)
文化觀察:歷史的眼睛 (2009-09-26) (圖)
藝術網絡媒體的現狀與使命 (2009-09-26)
歷史與空間•「春橋體」何以乏人問津 (2009-09-23) (圖)
豆棚閒話•另一《己亥雜詩》 (2009-09-23)
開卷有益•書評:《決斷,鄧小平最後一次南行》 (2009-09-23) (圖)
古典瞬間•慈禧的閨蜜 (2009-09-23)
亦有可聞•從蘇軾的「意」談起 (2009-09-23)
歷史與空間•傷心容若悼妻詞 (2009-09-22)
人文世相•誰識當年鄭板橋 (2009-09-22)
亦有可聞•李清照詞中的幽會 (2009-09-22) (圖)
古典瞬間•古人「食蟹」經 (2009-09-22) (圖)
寫我遊心•二院點燈 (2009-09-22) (圖)
歷史與空間•明清時期的「遊觀」及其建構 (2009-09-19) (圖)
豆棚閒話•著名演員舞台下的百味人生 (2009-09-19) (圖)
文化觀察•有關渡江之種種 (2009-09-19) (圖)
文化觀察•《宿主》:想像力為王 (2009-09-19) (圖)
文訊•商務印書館建國60周年圖書展 (2009-09-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