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教育不應鄙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23]     我要評論

桂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香港社會以華人為主體,卻長期鄙薄中文,在香港回歸之前的港英管治時代有此現象,不足為奇;回歸之後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依然故我,使人費解。

 即使在前朝,人們對此亦看不順眼,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終於忍無可忍,發起「中文運動」,迫使港英政府將中文列為法定語文。八十年代初期,教育界人士紛紛要求當局推行母語教育,當時的「國際教育顧問團」廣納民意後,在其報告書中亦肯定母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議在初中階段全面推行。到九七回歸初年,特區政府正確地提出「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以糾正「重英輕中」的錯誤傾向,並在中學全面推行母語教學。

 正當中文開始受到重視的時候,政策忽然一改,名為教學語言微調,實質上壓縮母語教學,貶損中文教育。社會上鼓吹英語教學之聲不絕於耳。

 香港是個國際性都市,提倡多學一點英文,無可厚非,因為實際上確實有此需要,今後仍須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不過,這種提升要符合「全面發展」的教育規範以及學生的承受力。若因而損害全人教育,超出一般學生的語文能力,並不惜以貶低中文教育為代價,便會將教育事業引入歧路。

 中文教育在「英文至上」的濃烈氣氛下,委實難以開展。君不見社會上已出現了不中不西的「潮語」,這分明是對傳統中文的扭曲,竟有學者和傳媒加以提倡,中文地位之迅速下降,可見一斑。「潮語」由香港興起,且在香港逐漸滋長,試問學生怎能學好中文?政府聽之任之,是何緣故?口頭上講兩文三語政策,實際上壓抑中文,亦不認真推行普通話,「潮語」因而乘虛而入。長此下去,會產生語文危機——學生未必學好英文。由於中文處境不佳,加上「潮語」的衝擊,學生的中文水準可能更低,「兩文三語」政策頓成空殼。

相關新聞
排除風波干擾 回歸施政基本 (2009-10-23)
公民黨兩面三刀 阻撓高鐵 (2009-10-23)
「阿富巴」:緊鄰中國的戰場 (2009-10-23)
劫船事件考驗中國海軍 (2009-10-23)
處理違反操守的教育人員的機制 (2009-10-23)
中文教育不應鄙薄 (2009-10-23)
奧巴馬聯大講話評析 (2009-10-22) (圖)
掌握市民脈搏 完善勞工福利 (2009-10-22)
智言新語:美國會不會攪黃東亞共同體 (2009-10-22)
西方走廊:白宮難贏塔利班 (2009-10-22)
書生意氣:樓市宿命無法打破 (2009-10-22)
議會暴力難為保安 (2009-10-22)
慳電膽照出惡質政治 (2009-10-21)
上海世博與香港高鐵 (2009-10-21)
香港要有適當的土地政策 (2009-10-21)
不建高鐵 香港沉淪 (2009-10-21)
總理致歉 作風可嘉 (2009-10-21)
慳電膽風波 (2009-10-21)
三一九案新發現 (2009-10-21)
香江透視:特區政府施政弱點與重點 (2009-10-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