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正茂 資深評論員
行政長官曾蔭權最新施政報告《群策創新天》發表後,引起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香港的樓市問題。這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幾十年來,每一次樓市大升或大跌都會成為一個被熱烈討論的問題。樓市大升人們會有意見,樓市大跌人們也受不了。大跌大升都會給香港經濟和民生帶來重大影響!樓市大跌大升人們都會要求政府「做洁v。幾十年來,香港的樓市就是在大跌大升中成為香港經濟的火車頭,成為香港的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對香港樓市這種大升大跌的無窮變化,香港人可以說又愛又恨。
多少年來,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政府方面似乎都在追求一個「理想境界」,這就是希望樓市能夠平穩發展,這個平穩發展的意涵包括:樓市能夠隨茬q脹、市民的收入、經濟的發展調整上升和下跌的幅度。說白了,就是不要大跌大升。然而這個「理想境界」似乎總不能長久,總會被大升大跌打破,原因何在呢?
不外乎有幾個因素:一是土地供應;二是銀行息口;三是總體經濟狀況;四是通脹水平;五是市民收入;六是炒家介入;七是熱錢流入。這些因素都是變換不定的,它們組合在一起會有很大的威力,形成樓市的大升或大跌。而在這些因素之外,就是政府如何制定土地政策及調控方針。政府的介入往往可以改變樓市的方向。然而,卻不大可能造成樓市的長期平穩發展。
這是一個被幾十年的實踐反覆驗證的宿命,在這個問題上,曾蔭權的施政報告不可能有什麼新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