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麥勁生表示,新學制下大學生必須修讀一門歷史課程,學系在課程發展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歷史課題,讓他們可自由選擇。本報記者覃卓嘉 攝
【本報訊】(記者 覃卓嘉)大學將於2012年改行4年制,通識教育將成為其中一個發展重點。浸會大學擬規定學生必須修讀一門歷史課程,以加強學生的人文知識。浸大歷史系系主任麥勁生表示,學系已制訂出涉獵面廣泛的「歷史與文明」組別學科課程,學生可依照興趣,從中選修不同的歷史課題。至於教學模式,則會以通識、常規性教學為主,配合專題研究方式,希望可進一步提升歷史科的教學效果。
擬增聘2至3名教師
新上任浸大歷史系系主任的麥勁生兩月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學系課程未來將主要在兩方面發展,包括配合大學的通識教育及着力於歷史系本科課程發展。在通識教育上,他表示浸大會規定學生於2012年起需從「歷史與文明」組別學科中選讀完成一門3個學分的歷史課程,現時學系已基本完成了各課程的設計,歷史主題涉及廣泛,如當代中國史、戰爭史等。他指,學系計劃未來1年內再增聘2至3名教師,以後每年保持一定的教師聘請增幅,以配合課程發展需要。
他又透露,歷史系錄取大一新生,學生高考4科成績由2001年的15.1分增至去年的19.9分。他指,人文學科越來越受學生歡迎,相對升學競爭亦增加,其學系每年錄取約35個新生;未來的新學制,學生除成績外、其他課外活動表現亦會加入錄取評核中,學系將再制定更詳細的新評分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