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把饒宗頤親筆題詞「保育中環」,掛在辦公室牆上。 本報記者潘達文 攝
■本報記者 羅敬文、譚靜雯
本報獨家專訪 斥資逾千億元推展的啟德發展計劃,將以「地下街」方式貫穿九龍舊區,涵蓋土瓜灣、九龍城及新蒲崗。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地下街」將設有不同的特色商舖,帶動新舊區人流,並探討把啟德內的龍津橋遺址,串連附近的宋王臺、九龍寨城及衙前圍道,以至志蓮淨苑及鑽石山三寶(古蹟石寓、機槍堡及前皇家空軍飛機庫),打造成文物徑。規劃方案擬於明年初徵詢公眾意見。據悉,這條「地下街」規模之大形同「地下城」,估計覆蓋的面積約數十公頃,將有4個地面出入口,包括富豪東方酒店、采頤花園、牛棚藝術村及龍津橋遺址,並連接擬建的港鐵啟德及土瓜灣站。
自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遷往大嶼山後,啟德用地一直空置,更被太子道西多條行車線分隔。林鄭月娥表示,要將啟德發展區融匯附近舊區是重要而複雜的課題,若單純以行人隧道或天橋連接會缺乏主題性,難有「魅力」吸引人流從新區走進舊區。
啟德發展區位處九龍臨海黃金地段,林鄭月娥形容該區的發展潛力龐大,但約300公頃的前機場用地,與新市鎮不盡相同,絕非全新的建設,而是坐落於相當成熟的九龍區心臟地帶,如何作出令公眾對新、舊區有煥然一新感覺的布局,是規劃時的重點。她續稱,以「地下街」形式連接新舊區恰到好處,由於「地下街」附設不同特色的商舖,自然會帶動人流,活化附近地域。
注保育概念 訂兩大走線方案
構思中的「地下街」不單富有商業性質,當局亦計劃注入保育概念,繼「保育中環」後,再創「保育啟德」項目。林鄭月娥表示,該局有意透過「地下街」貫穿逾百年歷史的龍津橋遺址,再由龍津橋接駁一條「文物徑」。她強調,港府尊重啟德的歷史背景,為「文物徑」擬訂兩大走線方案:覆蓋鑽石山三寶及志蓮淨苑,或覆蓋宋王臺、九龍寨城及衙前圍道,明年初會徵詢公眾意見。
據悉,這條「地下街」實際上猶如「地下城」,港府過去數月已擬訂地下街的覆蓋範圍,包括土瓜灣、九龍城及新蒲崗,橫跨日後港鐵啟德站及土瓜灣站,4個地面出入口包括九龍城富豪東方酒店、新蒲崗采頤花園、土瓜灣牛棚藝術村以及龍津橋遺址。
重置宋王臺 納10多景點
港府傾向把10多個景點包攬在「文物徑」內,包括魚尾石、牛棚藝術村、侯王廟、九龍寨城、衙前圍村、黃大仙廟、志蓮淨苑、香港飛行總會、龍津橋遺址、啟德跑道、舊測風竿、舊機場碼頭、舊消防局、九龍石及前航空交通管制塔等,並會原址重置宋王臺石刻。
港府年多前發掘的龍津橋,建於1873年至1875年,全長270米,連接當時九龍寨城正門及附近的海岸碼頭。此橋以石磚築成,專門迎接清廷派駐九龍寨城衙門的新官員,在1914年啟德填海時被埋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