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羅敬文)港府公布兩電明年的電費加幅引起立法會議員強烈反響。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中電加價後,電費水平竟較新利潤管制協議實施前為高,並質疑為何港燈可凍結收費,但中電卻要「賺到盡」。有立法會議員更提醒,不要被港燈凍結收費所騙,「港燈多年來不斷加價,至今才『扮好人』,但日後收費仍較中電貴31%。」
數十名民建聯代表昨日趁兩電到立法會公布周年電費檢討前,到立法會門外向立法會議員譚耀宗、陳克勤、陳鑑林和黃容根遞交請願信,表達對中電加價的不滿。他們認為,香港經濟前景未完全明朗,市民與企業的負擔沉重,而在港府與兩電新的利潤管制協議下,市民享受約1年的減價蜜月期後,明年便要面臨加價的衝擊。陳鑑林亦批評,港燈今次雖然凍結收費,但電價仍偏高,有需要調整;中電方面,在申請加價時所披露的資料不足,令公眾難以掌握其營運情況。
港府把兩電電費加幅「還價」至凍結收費及略加2.6%,但多位立法會議員仍不滿意。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中電來年加價後每度電91.5仙,較新協議實施前的91.1仙還貴。港燈可體諒香港經濟剛剛復甦,來年凍結收費,但中電卻未依從,質疑中電是「賺到盡」。
立法會議員葉偉明表示,港燈多年來提出加價,今次才凍結只是「扮好人」,事實上港燈較中電每度電貴28.4仙,認為港燈仍有減價空間。立法會議員劉健儀則對港燈凍結收費深表歡迎,但質疑中電在環保及地區上的基建投資,竟要由用戶收回成本,極不合理,予人「畀錢你起基建」的印象。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兩電在金融海嘯的餘波下仍「賺到盡」,「港燈電費一向偏高,中電更提出加價,希望政府在批准兩電加價時考慮對民生的影響,不要讓兩電『殘民自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