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平價無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13]     我要評論

文潔華

 關於六零年代的香港記憶,總離不開布匹、線頭、鈕扣和釘珠片。我家住在深水埗南昌街,布料和做衣店舖的興旺,如今仍是有跡可尋。

 剛在美國觀看了一齣紀錄電影,回顧紐約街頭五零年代的景況,加上那年代得令的時裝設計師的陳述,活像南昌街的情景,便一一重現眼前。

 同樣是早上六時,曼克頓區在上班族活躍之時,搶先佔領街頭的是一車車推着服裝和成衣趕着送貨的人,他們跟報販同樣拚勁十足。

 服裝製造廠房,坐滿了剛移民美國的女士,她們來自多個國家,在衣車前面不停工作。一個墨西哥的美籍婦女回顧說,六零年代的日子簡直不愁工作,早上不滿人事安排剛辭掉了工,下午旋即又在另個廠房上班了。她們辛勞所換取的,一如六零年代的香港女工,都是家人的居所和學業機會。

 因此,沒有人怪責四十年前的紡織和成衣生產,只有懷念;特別當美國生產商和政府政策催使成衣製造遷往發展中國家,甚至令剝削女工的情況在境外頻頻出現以後。他們的記憶,全都是其時著名的時裝專門店,設計師鉅子和高級百貨公司的名字,繼而談到它們的興衰史(誰後來賣給了誰,或又被誰取代了),直至紐約街頭推衣和倒架的情況,都不再復見。

 這批人士尤其感嘆的,是現在美國人停止了製造,且購買力不斷走下坡。在美國購買成衣已是比香港廉價,特別是到處都在大減價。

 但當人們身上穿上的,都是模仿款式,大量生產,以及用料薄劣、價錢不過六或七元美金的衣服時,反映了的,也是夢想的失落,生活的計算和妥協了的許多價值。

相關新聞
百家廊:黃鶴樓下「好吃街」 (2009-12-13) (圖)
翠袖乾坤:平價無盡 (2009-12-13)
娛視觀:少林寺 vs. 泰國拳 (2009-12-13)
琴台客聚:廣東戒煙新小說 (2009-12-13) (圖)
杜亦有道:怕老婆會發達 (2009-12-13)
隨想國:保八的保 (2009-12-13)
醫情識趣:自我形象 (2009-12-13)
百家廊:黃河冰凍奇觀 (2009-12-12) (圖)
翠袖乾坤:雙城學生 (2009-12-12)
海闊天空:作繭自縛台灣寫照 (2009-12-12)
琴台客聚:另眼相看張愛玲 (2009-12-12) (圖)
生活語絲:有趣老頭楊憲益 (2009-12-12)
隨想國:辭職的辭 (2009-12-12)
詩幻留形:憂傷的書店之城 (2009-12-12)
百家廊:血拼黑色星期五 (2009-12-11) (圖)
翠袖乾坤:還是聽歌好 (2009-12-11)
一網打盡:對 手 (2009-12-11)
琴台客聚:堆積的土,永生的墓 (2009-12-11)
杜亦有道:廣州鄧麗君 (2009-12-11)
扶林晚風:大專服務隊 (2009-1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