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一名護老院主任經常打一個患老人癡呆症兼失禁的婆婆,並逼她吃糞便,最近被裁定四項襲擊罪名成立,法官斥責被告「必遭天譴」!
這宗案件反映出本地老人之苦。我最近為一位無兒無女的老親戚找安老院,才發覺本地老人要有找安身之所殊不容易。我請教任職慈善團體的好友,她稱:「在香港好而廉宜的安老院或護老院大都是慈善團體辦的,宿位難求,動輒等八至十年。說得涼薄一點,人都歸西等不了!」
「私人辦的只要有錢便隨時入住,只是質素參差,難有價低而質素好,很多公公婆婆都好淒涼……」
我其後上網找資料,也致電不同的安老院查問,發覺那些位於四十多年舊樓的安老院,可以自我照顧的老人,月費也要八千多元。設備稍為好一點的則上萬元。對於無收入的老人來說,實在是個沉重負擔。最後,我安排了老親戚住到我家,起碼我不用擔心有人欺負她。
算來八千多至萬元的開支,足夠租個舊樓細單位,請位外傭來照顧,何用住安老院宿位?難怪經常看到年輕外傭拖着公公婆婆在街上行走。
人口老化是香港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政府努力在生果金、醫療藥物方面做功夫,但照顧老人這實際需要就迴避過去,只交慈善組織去做,也沒有全面的計劃及良好的規管。在香港繁華的背後,有無數的老人家孤獨及困難地生活,雖然在他們年輕時為這地方的繁華付出過努力,老去卻被社會遺忘了。
我們也會老,數目愈來愈少的下一代不一定能照顧到家中老人,安老這課題實在急不容緩。香港政府有必要參考外地的老人政策,如為不同經濟環境而設的老人屋及護老院等,別讓一代又一代的老人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