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老何以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14]     我要評論

余似心

 一名護老院主任經常打一個患老人癡呆症兼失禁的婆婆,並逼她吃糞便,最近被裁定四項襲擊罪名成立,法官斥責被告「必遭天譴」!

 這宗案件反映出本地老人之苦。我最近為一位無兒無女的老親戚找安老院,才發覺本地老人要有找安身之所殊不容易。我請教任職慈善團體的好友,她稱:「在香港好而廉宜的安老院或護老院大都是慈善團體辦的,宿位難求,動輒等八至十年。說得涼薄一點,人都歸西等不了!」

 「私人辦的只要有錢便隨時入住,只是質素參差,難有價低而質素好,很多公公婆婆都好淒涼……」

 我其後上網找資料,也致電不同的安老院查問,發覺那些位於四十多年舊樓的安老院,可以自我照顧的老人,月費也要八千多元。設備稍為好一點的則上萬元。對於無收入的老人來說,實在是個沉重負擔。最後,我安排了老親戚住到我家,起碼我不用擔心有人欺負她。

 算來八千多至萬元的開支,足夠租個舊樓細單位,請位外傭來照顧,何用住安老院宿位?難怪經常看到年輕外傭拖着公公婆婆在街上行走。

 人口老化是香港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政府努力在生果金、醫療藥物方面做功夫,但照顧老人這實際需要就迴避過去,只交慈善組織去做,也沒有全面的計劃及良好的規管。在香港繁華的背後,有無數的老人家孤獨及困難地生活,雖然在他們年輕時為這地方的繁華付出過努力,老去卻被社會遺忘了。

 我們也會老,數目愈來愈少的下一代不一定能照顧到家中老人,安老這課題實在急不容緩。香港政府有必要參考外地的老人政策,如為不同經濟環境而設的老人屋及護老院等,別讓一代又一代的老人受苦!

相關新聞
百家廊:性權力 (2009-12-14) (圖)
翠袖乾坤:老何以養? (2009-12-14)
一網打盡:名譽學位有價有市 (2009-12-14)
琴台客聚:持的甚麼「份」? (2009-12-14)
生活語絲:印象.香江 (2009-12-14)
思旋天地:「光纖之父」風範 (2009-12-14)
網人網事:「人肉時代」的「刪帖公司」 (2009-12-14) (圖)
百家廊:黃鶴樓下「好吃街」 (2009-12-13) (圖)
翠袖乾坤:平價無盡 (2009-12-13)
娛視觀:少林寺 vs. 泰國拳 (2009-12-13)
琴台客聚:廣東戒煙新小說 (2009-12-13) (圖)
杜亦有道:怕老婆會發達 (2009-12-13)
隨想國:保八的保 (2009-12-13)
醫情識趣:自我形象 (2009-12-13)
百家廊:黃河冰凍奇觀 (2009-12-12) (圖)
翠袖乾坤:雙城學生 (2009-12-12)
海闊天空:作繭自縛台灣寫照 (2009-12-12)
琴台客聚:另眼相看張愛玲 (2009-12-12) (圖)
生活語絲:有趣老頭楊憲益 (2009-12-12)
隨想國:辭職的辭 (2009-12-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