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扶林晚風:天人互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08]     我要評論

李焯芬

 中學時代,學校請來了容漱石老師,課餘給一些有興趣習國畫的同學們授課。我也是國畫班的學員之一。容老師是嶺南派的大家,當年主要教我們習花鳥畫。容老師認為國畫首重氣蘊,要求我們筆下的花鳥要氣蘊生動,充分表現出其生命力及精神所在。他又認為東方文明較重精神;西方文明則較重物質。

 容老師的教導,啟迪了我對精神與物質的思考。後來有機會拜讀了一些相關的文章,包括唐君毅教授的《心物與人生》,與及先賢關於「天人合一」的論著,開始覺得人生不必偏頗於「唯心」或「唯物」。科學探討的是宇宙萬物運作的規律,並從此得出許多定理或定律。科學的進步大大豐富了人類的物質文明,提高了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減少了一些疾病的威脅。科學求真的同時,人文則求善求美。人文學科範疇內的的宗教倫理道德,鼓勵我們有向善的心,從而活得更輕安自在。人文學科範疇內的藝術科目(包括文學、繪畫、雕塑、音樂、舞蹈、電影等),則讓我們學會欣賞藝術之美,並為之感動。科學與人文的結合,因此也是真、善、美的結合。科學探索自然,追求的是天道。人文探索的是人的內心世界,追求的是人道。科學與人文的結合,正是先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這和我們今天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其理實有相通之處。

 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認為天人不但要「合一」,為可持續發展計,還要「互益」。饒教授的說法充分反映了人與天互相依存、一榮俱榮、一敗俱敗的現實,乃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深思。大地潤物無聲以各種資源供養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人類又能夠給大地回饋點什麼呢?

相關新聞
百家廊:知識還能改變命運嗎? (2010-01-08) (圖)
翠袖乾坤:張愛玲 太誇「張」了 (2010-01-08)
一網打盡:服務由心出發 (2010-01-08)
杜亦有道:圍城有憾(一) (2010-01-08)
扶林晚風:天人互益 (2010-01-08)
寫我遊情:波斯波利斯的榮辱 (2010-01-08)
琴台客聚:Carousel的始與終 (2010-01-08)
百家廊:海峽變通衢 (2010-01-07) (圖)
翠袖乾坤:追 究 (2010-01-07)
海闊天空:航空安全各安天命 (2010-01-07)
琴台客聚:強出頭錯過宿頭 (2010-01-07)
生活語絲:保健品流行 (2010-01-07)
師人物語:因果倒置 (2010-01-07)
獨家風景:只把握現在 (2010-01-07)
百家廊•和:日本文化的核心價值 (2010-01-06) (圖)
翠袖乾坤:《阿凡達》為何能熱爆全球? (2010-01-06)
娛視觀:作家似懂非懂政治 (2010-01-06)
琴台客聚:戴天與戴天的詩 (2010-01-06)
杜亦有道:亡命「鋤船」 (2010-01-06)
思旋天地:辦年貨 (2010-01-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