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80後」是傳媒創造的產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13]     我要評論

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近來「80後」成了傳媒的焦點,不少人在討論這群年青人的「激進」行為,研究年青人為什麼「激進」。

 實際上,「80後」的年青人不是全部都倒模倒出來、一模一樣,年青人中什麼人都有,不關心社會的有、關心社會的有;只顧消費的有,努力進修向上爬的也有。論「激進」,每一個年代都有激進的年青人,這本來就是年青人的特性,30年前的「50後」、20年前的「60後」、10年前的「70後」,哪一代的年青人沒有「激進」過?所不同的只是傳媒的焦點不同。

「零成本」示威像嘉年華

 簡單的說,所謂「80後」,是傳媒創造出來的,是傳媒為了追求新鮮而創造出來的,而這批「80後」也懂得利用傳媒追求新鮮而刻意製造一些能吸引傳媒鏡頭的行動。

 30年前的「50後」與今日的「80後」一樣上街示威,只是示威所獲得的待遇不同了。當年面對的是警方的高壓與逮捕,當年的「50後」也不是為了上鏡而上街。今日的警方比當年文明得多,於是出現了《信報》創辦人林山木近日在《信報》撰文所說的「零成本」的示威。今日示威沒有成本,不必付出什麼代價,於是誘發一些人認為「好玩」而加入這些他們認為是「好玩」的示威活動。看看近日在立法會外的反高鐵示威活動,我看更像是嘉年華會,是一群年青人在那裡開「派對」。

 每一代的中年人都認為年青人「激進」,實際上這是代溝問題。打從「五四」行動開始,代溝問題就存在於我們的社會近百年,中國有,西方也有。只是,西方社會走得快。30年前,西方社會的「50後」已開始反越戰、進而吸大麻、當嬉皮士、性開放……因此,當今日這群當年的嬉皮士進入中年之後,他們回首自己當年的行為,與今日的「80後」差距小了,也就沒有那麼大驚小怪,驚呼「80後」的問題。

「80後」不必為生活擔憂

 當然,目前這群被認為「激進」的「80後」青年之所以有條件「激進」,可以不必上班而去示威,最重要的條件是這群人不必為生活而擔憂。「80後」的年青人家中可能沒有兄弟姐妹,有的話也只有一個,一般不超兩個,都是父母寵大的,是萬千寵愛於一身,沒有合理上的壓力。

 當然,不是所有「80後」的年青人都生活無憂。「80後」正是香港在1990年前大學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跨進成為普及教育時代成長的一代,「80後」的教育水平,學術資格提高了,期望高了,但是也因為大學教育已非精英教育,今日的大學生已不可能與30年前的大學生比較收入、待遇。「80後」恰好碰上香港大學教育轉化,一時間仍未適應。假以時日,當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是大專畢業生,期望也自然會再改變。我更擔心的是,目前已經有些人建議不如我們走回頭路,重新走「精英教育」的道路。我相信這肯定更危險,「精英教育」會使得這個香港被世界淘汰,「精英」與「非精英」一樣沒前途。

相關新聞
「變相公投」是指鹿為馬 (2010-01-13)
反高鐵就是反經濟發展 (2010-01-13)
拉布波及民生撥款 (2010-01-13)
「80後」是傳媒創造的產物 (2010-01-13)
羅湖橋頭鬧劇 (2010-01-13)
社區參與音樂劇《香港.你好!》 (2010-01-13)
爭奪年青一代不容懈怠 (2010-01-12)
配合國家發展 把握香港商機 (2010-01-12)
功能組別可擴大普及性 (2010-01-12)
反對派玩嘢有圖謀 (2010-01-12)
香港可推廣乙醇汽油 (2010-01-12)
拉倒高鐵 有什麼值得高興? (2010-01-11)
元旦遊行暴力化面面觀 (2010-01-11)
「八十後」訴求宜深入了解 (2010-01-11)
「美式民主」威脅美國安全 (2010-01-11)
民意在哪一邊? (2010-01-11)
高鐵作用非同小可應盡快興建 (2010-01-09) (圖)
資治薄識:解決深層次問題的範例 (2010-01-09)
保留功能組別符香港實際需要 (2010-01-09)
泛政治化是香港內傷 (2010-01-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