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特首於12月28日上京述職,國家總理溫家寶亦再一次提及「深層次矛盾」。有論者試圖解釋溫總的「深層次矛盾」。筆者有個疑問,從港人的眼睛看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不是最實際嗎?既然再多的討論演變成爭拗,筆者建議我們一同思考以香港為本位的「深層次矛盾」,以港人的眼睛及經歷梳理矛盾的存在。
首先,我們不得不從現今的社會行動思考問題的存在。縱然香港豪宅林立,我們亦要不忘一群基層人士的生活。全港貧窮人口已經超過一百二十萬人,其中包括近十萬名居住於籠屋、板房及天台屋的基層市民。有關注團體指出這些市民月入中位數已低至三千二百元,但所負擔的租金不減反升。然而,貧窮人口的存在,亦將階級矛盾尖銳化。
其次,資產泡沫化成隱憂。據金管局統計,僅僅在10月一個月內,就有超過5000多億的美元流入香港市場。在全球低息環境下,歐美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令資金湧入,增加了資產泡沫化的風險。在眾多外圍因素影響下,亦令中產階層不得要領。要買樓的話,樓價高企,亦擔心成為負資產的房奴,故亦不敢買樓。要投資的話,亦擔心上述所提的資產泡沫化的風險。於是,中產階層亦不斷「下流」。統計處於2006年公布的中期人口統計,月入少於1萬元住戶佔整體住戶的比例,10年間由23.9%增至27.9%;4萬元或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比例,亦由15%增至17%;唯獨月入1萬至4萬元的中等收入階層住戶,則由61.2%下跌至55%。四年前,香港已出現「M型社會」的現象,相信如今的社會斷裂問題便更加明顯了。
貧富懸殊、社會結構改變等,香港政府是否能夠急市民所急,疏解現時因其施政及社會結構改變而衍生的問題是最為重要。盼政府各官員能以香港市民的角度,真正理解香港自身的「深層次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