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表示,大埔區試行的校園驗毒計劃,因為涉及龐大人力和資源,所以他對於是否將計劃擴展至全港有保留。
先不談是否要把一個官員們自稱「成功」的計劃擴展至全港。就市民的角度而言,先要研究這計劃是否算得上成功?校園自願驗毒計劃,本來的目的是要及早把可能涉毒的學生盡早辨別抽驗出來,鼓勵學生尋求協助,而驗毒亦可以作出阻嚇,達至預防學生吸毒的效果。如今區內約百分之六十學生參與了計劃,經抽驗後連一宗吸毒個案也未能發現的情況下,又可否說是成功呢?
我們當然可以假設那百分之六十的區內學生並沒有服用毒品,又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在本計劃執行期內,在百分之六十的區內參與學生中,經隨機抽樣檢查,並未有發現任何學生在檢驗前的三天之內,服用過需要檢驗的五種目標毒品中的任何一種。
即使從一個非常寬鬆的角度觀察,就當那六成學生完全沒服用毒品,那麼其餘的四成呢?應該怎樣把當中的癮君子、初涉者及清白無辜的學生(假如都有的話)分別出來?政府在考慮校園自願驗毒計劃之初,無論如何該有個盤算,設定如何走第二步,如今輕輕說一句計劃成功,拒絕面對計劃失敗的事實,是否不負責任?
至於考慮到因計劃涉及龐大人力和資源,所以對於是否將計劃擴展至全港有保留,說穿了就是付出與收穫之間的關係不平衡。常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或可作參考:很多人認為媒體的廣告價格收費很貴,個人認為全視乎效果,如果賣了廣告沒效果,即使全版廣告只收費一元也嫌貴呢!
|